- 底碇式超音波波浪儀
-
品名:底碇式超音波波浪儀用途:觀測海浪大小,計算波浪波高、週期及波向資料構造及原理:感應器固定於海底30至50公尺處,訊號經海底電纜傳回岸上處理器處理後送回海象中心。感應器是一超音波收發訊器,當音波到達水面後因密度改變極大就如同邊界般,使其產生反射,如此就可獲得水面與感應器之距離,因而知道水面高度與其變化週期。音波的傳導速度與其介質之溫度(密度)有關,在水中傳導速度約為在空氣中的5倍,當其遇到不同水溫層時會產生反射或折射造成訊號損失,其他如鹽度、水中氣泡、微生物干擾及感應器表面生長附著生物等,均會影響量測的結果,所以每半年至一年必須將感應器取出,去除表面生長附著生物再行放入海底
more
-
-
-
- 海氣象資料浮標發展沿革
-
發展沿革:民國82年 中央氣象局成立海象測報中心,專責海象測報業務,提供海象資訊。民國83年 海象測報中心參照歐、美及日本等先進國家的做法,決定採用資料浮標,進行外海海象觀測。委託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進行作業化海氣象資料浮標系統的研發。民國84年 國人研製成功的第1套作業化海氣象資料浮標系統,正式布放臺中港外海。民國85年 引進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規範,發展海氣象資料品管系統。民國86年 將臺中資料浮標轉布於新竹新豐,第2套海氣象資料浮標布放於花蓮七星潭,開始觀測海氣象資料。民國87年 與交通部觀光局合作,於東北角龍洞遊艇港外海布放第3套海氣象資料浮標。民國91年 與交通部觀光局
more
資料筆數:20頁數: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