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數位展場

(113年7月15日至12月31日1樓展場翻新,敬請期待)

區域介紹:

現代氣象科技展示場,內容包括氣象、地震、天文及海象四大主題,可以體會自然科學的奧妙,本館亦是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標點介紹:

A.空中映象:

展場上方是人造衛星的模型,而下方,是一個地球的模型。這是用來模擬氣象人造衛星擷取影像的情景。

 

B.i上主播臺:

在電視上常常看到氣象主播播報氣象新聞,可以來這裡體驗看看當主播的感覺喔!

 

C.無人氣象飛機:

「無人飛機探空觀測颱風計劃」為2000年代國科會防災國家型科技計劃氣象研究群之重點計劃之一,目標在獲取颱風中心位置、強度和暴風半徑之直接觀測資料,以改進颱風預報。

 

D.自動觀測系統:

現代的氣象觀測設備,大部分都採用自動測報系統。由各種儀器感應到的氣象要素信號,經過通信線路傳輸至觀測室內處理後的數據或符號,即時顯示在電腦螢幕或紀錄在紀錄器上,氣象人員就可以隨時監視天氣的變化情形。

(113年7月15日至12月31日1樓展場翻新,敬請期待)

區域介紹:

氣象展示區介紹大氣層內的結構、各種氣象觀測儀器的原理(包含實物及影像),以及水的型態是如何在天氣現象中展現。

 

標點介紹:

A. 雲:

自由大氣中微小之水滴或冰粒,或兩者共存時,由目力可見之集合體謂之雲。雲在氣象觀測中是最具千變萬化的項目,也是最困難的一種。

 

B. 觀測站:

如何蒐集氣象資料呢?主要是依賴各種氣象觀測儀器,例如:測風的風向風速計、測大氣壓力的氣壓計,測降水的雨量計,測大氣冷熱及乾濕的溫溼度計,測水分蒸發的蒸發計,測太陽輻射的日射及日照計等。展示的為百葉箱。

 

C. 大氣層:

如果把地球形容成一顆蘋果的話,那地球大氣層的厚度就好像這顆蘋果上的皮一樣,並不會很厚,雖然大氣層的厚度跟地球直徑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不過大氣層從低層到高層還是有著所謂結構性的變化。

 

D. 太陽收支:

到達地球的所有能量都是由太陽得來,先受到大氣攔截,一小部份直接被大氣吸收,尤其是臭氧和水汽。一部份能量被大氣、雲和地面反射回太空。另外一部份太陽輻射能則被地面所吸收。地面和大氣之間能量的轉移有很多種方式,譬如像:輻射、傳導、蒸發和對流。

 

E.大氣環流:

赤道附近由於每單位面積平均陽光的照射量較多而較熱、兩極地方陰照射量較少而較寒冷,因此產生溫差,造成空氣的流動,這是大氣循環的原理。

 

F.水的循環:

地球上水的總量永遠不變,因為水能反覆的循環使用,這個過程叫做「水循環」。水是能夠反覆利用的物質。陽光普照,溫暖大地水汽上升,成為大氣中的水蒸氣。海水蒸發,就成為淡水,而海水中的鹽分仍然留在海裡。大氣溫度下降,水蒸氣凝結成為液態的小水滴,形成雲。這些小水滴最後以雨、霧、雪的形式落到大地上。

(113年7月15日至12月31日1樓展場翻新,敬請期待)

區域介紹:

氣象展示區介紹大氣層內的結構、各種氣象觀測儀器的原理(包含實物及影像),以及水的型態是如何在天氣現象中展現。

 

標點介紹:

A. 水的三態:

雨、雪、雹雨、雪和雹主要是由於水蒸氣的冷凝造成的。雪在高層大氣中形成,那裡的溫度低於冰點。當雪經過大氣落下時,會融化而形成雨。

 

B. 彩虹、海市蜃樓、天空的顏色 / 太陽的顏色:

每道彩虹中的七色是:紅、橙、黃、綠、藍、靛、紫。海市蜃樓在沙漠中,人有時會認為自己看到遠方的物體或水池,稱為「海市蜃樓」。太陽光是由像虹所呈現的各種不同色彩所組成。在晴天時看到藍色的天空。而在日出和日落時只剩下橘色和紅色的光線可以被人們看見。

(113年7月15日至12月31日1樓展場翻新,敬請期待)

區域介紹:

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可以使用氣象衛星與氣象雷達觀測到海洋和空中更大範圍天氣資訊,與過去的傳統觀測所獲得的氣象資料有所不同,可以相輔相乘。現代的天氣預報也仰賴超級電腦模擬的預報資料,讓我們一同了解現代化的氣象作業吧!

 

標點介紹:

A. 第二代超級電腦:

現代的天氣預報主要是整合大氣中複雜的物理方程式,並且輸入各地的觀測資料,進行大量資料的複雜運算來模擬,因此需要超級電腦)的幫忙。目前展示的為超級電腦模型,以及實體展示的第二代超級電腦。

 

B.氣象衛星:

氣象衛星對於大範圍的氣象觀測,或者是將衛星觀測資料應用至天氣預報,都能提供很大的幫助。

 

C.氣象雷達:

氣象雷達利用天線發射電磁脈波,當電磁脈波碰到雲中降水時,降水會造成電磁脈波反射及散射,雷達利用天線接收經降水所反射及散射之微弱電磁波能量,即是降水回波強度。

(113年7月15日至12月31日1樓展場翻新,敬請期待)

區域介紹:

氣象展示區介紹大氣層內的結構、各種氣象觀測儀器的原理(包含實物及影像),以及水的型態是如何在天氣現象中展現。

 

標點介紹:

A. 高空探測氣球(無線電探空儀):

大氣現象主要是在對流層發生,而除了地面觀測之外,還需要做高空觀測,這樣才能觀測到地表以外其他的氣象要素。

 

B. 氣象觀測站:

中央氣象署為了民生、防災以及提供預報參考資料,在各地設置了許多人工氣象站與自動氣象站,一起來認識這些氣象站吧!

 

C. 高空氣象觀測:

地面上可以設置氣象觀測站,但是要瞭解天氣,還是需要空中的氣象資料,過去曾經用火箭、風箏或熱氣球觀測空中的天氣,隨著1930年代無線電技術的普及,才使得氣象探空儀逐漸發展起來,這裡展示的有火箭式探空儀、衛星定位式無線電探空儀與衛星定位空投式探空儀等觀測空中氣象的儀器。

 

D. 地面觀測:

地面觀測站架設了各種氣象觀測儀器,可以觀測各種氣象資料,這裡展示了過去與現在使用的地面氣象觀測儀旗,包含:觀測雨量的傾斗式自記雨量儀和虹吸式自記雨量儀、觀測氣壓的自記氣壓儀;觀測風向風速的"風向風速儀(電動式螺旋漿風向風速儀);同樣觀測濕度的濕度儀;觀測太陽輻射量的全天日射計;觀測日照時數的約旦日照計;以及觀測地溫的鐵管地溫計。

區域介紹:

氣象展示區展示各種大氣現象的模型,包含鋒面、颱風和龍捲風的變化等,如果要了解天氣系統、氣候、全球氣候變遷及氣象局如何預報未來天氣,絕不可錯過本區。

 

標點介紹:

A. 氣候面面觀:

我們居住的地球,被「大氣層」包圍著,這一層大氣時時刻刻跟著地球不停的變動,為了解氣候變化,讓我們透過「氣候面面觀」互動多媒體認識氣候與氣候變遷相關知識。

 

B. 「天氣」與「氣候」:

天氣和氣候有很大的差異,它們時間和空間尺度不同。「天氣」往往是指定點和定時的大氣狀態,為目前正在發生或是明天或不久的未來有可能發生的現象。「氣候」是用來說明天氣在一段長時間的平均狀態,為數月到數百萬年時間的平均值和變率,也包括極端現象的變化在內。

 

C.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特別是指靠近地表面或是海表面的全球平均氣溫隨著時間逐漸升高的現象。此現象在20世紀中期以後趨於明顯;直到今天,全球平均溫度和百年以前相比還是偏高。

 

D. 氣候冠軍賓果王:

一滴綠色的眼淚落在婆娑無邊的太平洋,變幻的季風、曲折的高山,造就了這座美麗島。您對臺灣氣候了解嗎?你對氣候變遷、大氣環境監測有概念了嗎?來來來,我們一起來挑戰「氣候冠運賓果王」遊戲!

 

E. 大氣環境監測:

為了了解全球環境及大氣組成的改變,首先必須先做好環境監測的工作,而大氣物理及化學的觀測即是其中一環,包含大氣幅射、臭氧觀測及背景大氣測析等工作。

 

F. 氣象資料庫:

氣象資料庫單元是介紹世界氣候與臺灣氣候,可以透過按下螢幕前的這些按鈕,選擇節目影片,了解氣候的分區與特徵。

 

G. 天氣預報流程:

天氣預報流程,首先要蒐集不同觀測種類或方法所得之氣象資料。將這些收集到的資料輸入至超級電腦中進行運算,再繪製成天氣圖,配合衛星雲圖與雷達回波圖進行分析,再經過預報討論會以獲得結論,預報員會根據觀測與數值預報的結果,加上個人的經驗進行預報。預報完成後會運用傳真、網際網路、氣象錄音電話等方式來發布,服務一般民眾及水利、農業、漁業、防災等機構。

區域介紹:

氣象展示區展示各種大氣現象的模型,包含鋒面、颱風和龍捲風的變化等,如果要了解天氣系統、氣候、全球氣候變遷及氣象局如何預報未來天氣,絕不可錯過本區。

 

標點介紹:

A. 柯氏力:

在地球上移動的物體,都會受地球自轉產生的偏向力而有偏向的趨勢,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半球偏左,這種力稱為柯氏力。

 

B. 龍捲風:

龍捲風是一股自積雨雲底向地面伸展的強烈旋轉空氣柱,其特點是快速運轉的而瘦長的漏斗狀雲,它的上端與雲相接,下端與地面或海相接,看上去好像一根擎天巨柱。

 

C. 低氣壓╱高氣壓:

風是地球表面的空氣流動所造成的。空氣通常由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就像氣球放氣時的原理。氣壓的差異大多是由太陽加熱空氣的差別所引起的。暖空氣比冷空氣輕,所以容易上升,形成低氣壓﹔冷空氣通常比較重,容易下降到地表,形成高氣壓,也就是天氣圖上標示H和L的地方。

 

D. 風:

風來自太陽的能量,大氣加熱不均勻而產生。熱空氣受熱而膨脹上升,冷空氣流過來填補他的空缺,此過程稱之為「環流」。

 

E. 落山風與焚風:

恆春落山風是很有名的地區性風暴現象。他是一種乾燥的強烈地面陣風,超過七、八級陣風的程度是很平常的事。焚風是一種乾熱風,氣流吹越高山到背風山麓而形成,此種乾熱風常可使嫩苗吹枯,是農業上一大災害,更易引起森林火災。

 

F. 颱風:

颱風是熱帶的氣旋,這些氣旋是低氣壓中心,會帶來惡劣的天氣和大量的降雨。颱風非常猛烈的循圓週的方向朝一個中心吹去。氣旋是在海上發展起來的,然後吹往陸地。

 

G. 鋒面:

鋒面就是指在冷暖氣團交會時所產生的交界面中氣溫與風場的不連續帶,就是因為這種不連續帶才會造成下雨及閃電的各種情景。

 

H. 季風:

夏季陸地受熱,溫度增暖比海洋大,則陸地上空之空氣輕,形成低壓,因有柯氏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北半球低壓,風成逆時針旋轉,並往低壓中心吹送。 冬季陸地散熱快,陸地較冷,空氣重,形成高壓,同樣有柯氏力與摩擦力的作用,空氣由陸地順時鐘往外吹送。

區域介紹:(本區域已更新)

更新後展區請參考下列頁面介紹:

3樓全新地震展示區

 

標點介紹:

A. 地震是怎麼發生的:

臺灣位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板塊運動造成地震頻繁,是屬於特有的孕震環境,但板塊運動是如何造成地震的呢?讓我們從頭了解地震發生的各種原因。

 

B. 海陸聯合觀測網:

臺灣地震頻繁,為了防範地震與海嘯的危害,氣象署透過密集的海底與陸地上的監測網,進行地震與海嘯預警,讓我們來認識監測小尖兵吧。

 

C. 地震最速報:

地震是如何分級的?

強震即時警報、國家及警報到底是什麼?

本區利用影片說明強震即時警報、國家級警報的運作原理、發佈流程及發佈規則。讓我們了解地震監測的系統與成果,以及地震來臨時該怎麼辦。

 

D. 地震時光機:

臺灣是地震的好發地區,過去曾經發生過大大小小的地震,有些地震更帶來嚴重的災害,讓我們搭乘時光機,看看過去發生過那些可怕的震災吧。

 

E. 板塊大揭密:

臺灣島是如何誕生的呢?

讓我們透過好玩有趣的互動遊戲,利用積木辨識的互動方式在觸控桌上操作,讓我們好好觀賞臺灣島誕生過程的模擬動畫吧。

區域介紹:

地震展示區介紹地球內部構造及地震如因板塊運動、造山運動而產生。105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發生美濃地震,造成臺南地區重大災害,辦理0206美濃地震特展,幫助民眾了解地震,提升社會防災意識。

 

標點介紹:

A. 碰撞後的增積岩體(臺灣地質圖):

臺灣處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之間,受到板塊間的碰撞擠壓,將臺灣島隆起,也形成了臺灣島上多山的地形,臺灣島上不同的地區的地質,其實是在不同的時間隆起生成的喔!

 

B. 地球內部構造:

地球內部構造 地球內部可分為三部份:地殼、地函與地核。

 

C. 地殼變動:

不同的板塊可能會逐漸地靠近、擠壓與下插時,兩板塊之間會因摩擦慢慢地累積能量,當彼此之間的靜摩擦力無法負荷兩板塊之間擠壓的力量時 ,便會發生錯動,將累積的能量釋放出來,造成地表的振動,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地震了。

 

D. 造山運動:

地殼經過變動而造成造山運動,主要發生在地槽之中。由於橫向或惻向壓力的推擠,狹長地槽內的巨厚沉積物經摺皺而隆起成為高山。

 

E. 0206美濃地震特展:

105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在高雄美濃地區發生規模6.6地震,造成臺南永康等地重大災害及人員傷亡。為幫助民眾瞭解地震發生的機制,地震測報與震災防救作為,以提升社會防災意識,故辦理此特展。

區域介紹:

105年2月6日凌晨3時57分在高雄美濃地區發生規模6.6地震,造成臺南永康等地重大災害及人員傷亡。為幫助民眾瞭解地震發生的機制,地震測報與震災防救,以提升社會防災意識,故辦理此特展。

標點介紹:

A. 地震測報作業里程碑:

以目前的科技無法預報地震,面您賑災威脅,只能儘可能加速地震測報的作業流程,強化通報預警效率,在這過程中有很多專家前人的努力,來了解地震測報作業的里程碑吧!

 

B. 科普地震名稱小常識:

地震報告上的震源、震央有什麼不同呢?大地震後,常常聽到土壤液化的災害,什麼是土壤液化呢?提到防範震災,新聞上都說要注意斷層,斷層又有哪些種類呢?有關地震的科普小常識,都可以在這邊了解喔!

 

C. 曙光 - 強震即時警報(EEW)互動展演平台:

以目前全球科技之發展,準確有效的地震預測仍是短期難以達成的目標,因此目前面臨震災威脅的世界各國均全力推動地震預警作業,於地震發生後,針對部份地區於破壞性震波尚未到達前預先通報,以爭取數秒至數十秒的預警時間進行快速應變,這就是強震即時警報(EEW)發佈目的。

區域介紹:

天文展示區介紹大氣層外浩瀚的宇宙,內容有四季星空的變化、太陽系的基本成員、立法介紹即透過星座盤和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的方法。

 

標點介紹:

A. 星座盤:

星座盤是觀察認識星星和星座的輔助工具,在坊間的書店可以找到。滿天的繁星令人感到好奇,但是要如何認識和找尋呢?藉由星座盤的幫忙,我們就可以很快的找到目標。

 

B. 四季星空

由於地球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因此在地球上觀察星星、月亮和太陽會因不同的時間和季節,而有不同的位置。透過本單元的模擬星空,可以讓我們認識在不同的季節能看到哪些不同的星座。

 

C. 今夜星光燦爛:

來欣賞美麗的星空吧!

 

D. 小小星空觀察家:

星空觀察需要什麼工具呢?首先要挑選一個晴朗的天空,視野良好、少光害的地方,依天氣狀況準備適當的衣物,接著準備望遠鏡、手電筒、指南(北 )針、星座盤這些工具,就是邁向成為觀星達人的第一步。

區域介紹:

天文展示區介紹大氣層外浩瀚的宇宙,內容有四季星空的變化、太陽系的基本成員、立法介紹即透過星座盤和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的方法。

 

標點介紹:

A. Dagik Earth:

這是一個為了能夠讓學校、科學博物館、展示場或者是各個家庭能夠體會學習地球或行星科學的樂趣而發展的立體投影系統。Dagik Earth原來為Dagik計畫(http://dagik.org)的子計畫,由京都大學理學研究科齊藤昭則(Akinori Saito)准教授所帶領的地球輻合部可視化組於日本各地推廣。

 

B. 太陽系在宇宙中的位置:

太陽系所在的星系稱為銀河系。銀河系就像個中央凸起的荷包蛋,盤面直徑約10萬個光年,上下散布著一百多個球狀星團。目前人類可觀測的宇宙約有1千億以上的星系,銀河系只是其中之一,而未觀測的不知還有多少;不禁令人驚嘆地球上的人類在整個宇宙中有多麼渺小!

 

C. 善變的月亮: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喜愛借月抒情,留下許多動人篇章。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半徑大約是地球的1/4。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公里,而月球的重力大約是地球的1/6,也就是說:假設嫦娥的體重在地球上是60公斤:當她到了月球就變成10公斤重囉!

區域介紹:

天文展示區介紹大氣層外浩瀚的宇宙,內容有四季星空的變化、太陽系的基本成員、立法介紹即透過星座盤和天文望遠鏡觀測星空的方法。

 

標點介紹:

A. 太陽的構造:

太陽是影響我們最深、最重要的天體,它帶給地球光和熱,是能量的象徵,支配著地球上萬物的生活作息。太陽是個電漿態的高溫星體,其中氫約占整體太陽質量的71%、氦約27%,而其他元素則約2%。

 

B. 天文觀測二三事:

透過天文望遠鏡可以看清月球表面坑洞、太陽黑子及星團星雲的結構,配合赤道儀精密的追蹤系統,可以針對特定天體做長時間的觀測或攝影記錄。氣象署天文站設有光學式及特定的紅外線望遠鏡,每日觀測太陽黑子與拍攝太陽表面以分析表面活動,是國際太陽黑子觀測的合作站。

 

C. 太空中的風火雷電:

地表80公里以上的太空環境並不是空無一物,隨著太陽活動與太空中的行星際磁場變化,影響了地球的磁場與大氣中的電離層,就如同天氣一般,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均有變化,即所謂的「太空天氣」。

 

D. 恆星的生老病死:

太陽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最重要的能量來源。你可曾想過,恆星並不是永恆的,也和人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嗎?我們一起看看「恆星」的一生會經歷哪些階段吧!

區域介紹:

海象是指存在大氣與海洋交界面的自然現象,包含波浪、潮汐、暴潮、海溫、海流及海氣交互作用等。臺灣四面環海,是標準的海島型國家,居民生活與海上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海上航行安全、海洋漁業、休閒遊憩、海洋災害防治、海岸保護、港灣建設、海洋資源開發到國土規劃等,海象的觀測及預報資訊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標點介紹:

A. 氣候的魔術師:

海洋和陸地因物理性質不同,加上海洋又有洋流調節熱能,因此海陸分布與洋流的位置,常常會影響一個區域的氣候。

 

B. 世界的洋流:

風吹水流及地形是產生表層海流的主要原因,在北半球的洋流主要依著順時針方向流,南半球的洋流則以逆時針方向流。表層洋流將赤道附近的溫暖海水帶至高緯度,再通過深層海流流回赤道。

 

C. 潮汐成因:

潮汐是由於日、月等天體對地球各處引力不同,造成海水面週期性升降現象。引力主要來自月球,其次為太陽。

 

D. 波浪的生成:

波浪由風吹動水面生成。海面上的風吹的越快、吹的越久、範圍越廣,則海面接收的能量越多,所生成的波浪越高。波浪為能量傳遞的一種形式,水分子本身並不隨波浪前進。

 

E. 海洋觀測儀器:

科學家通過海上及岸邊監測儀器,收集各種海洋資訊,並以衛星、4G網路等方式傳送到資料中心,透過綜整及模式運算分析後,發布各種海象預報及即時警報,提供觀光、漁業、航行安全及防災救難所需資訊。

區域介紹:

海象是指存在大氣與海洋交界面的自然現象,包含波浪、潮汐、暴潮、海溫、海流及海氣交互作用等。臺灣四面環海,是標準的海島型國家,居民生活與海上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海上航行安全、海洋漁業、休閒遊憩、海洋災害防治、海岸保護、港灣建設、海洋資源開發到國土規劃等,海象的觀測及預報資訊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標點介紹:

A. 潮汐的故事:

大潮與小潮-大潮:朔(初一)、望(十五)前後數日,日、地、月位置約呈一直線,月球與太陽引潮力同時加成,潮差較其他日子大。小潮-上弦(初九)、下弦(廿三)前後數日,日、地、月位置約呈直角,潮差較其時間小。

 

B. 搶救雲寶大作戰:

氣象署吉祥物雲寶在海上遇到麻煩了!快來救救雲寶!

 

C. 海流的故事:

大海不僅調節著氣候,也供給了豐富可觀的漁業資源,宛如大自然的空調與冰箱一般,而這些都與海流息息相關。臺灣周圍主要的海流為「黑潮」,流速相當的快,就像是一條海中的「高速公路」。

區域介紹:

走過過去,回首前人的努力,中央氣象署未來將持續朝著與國際接軌及發展與世界同步的氣象科技、培育具全球觀的人才方向邁進,並運用先進資訊及通訊技術,傳播實用的氣象訊息,讓預報更生活化、觀測更災防化、服務更口語化,為臺灣提供優質氣象服務。

 

標點介紹:

A.歷任首長:

暴風雨來臨的前兆,總是會風起雲湧,誰為我們觀天察地、趨吉避凶呢?當然就是那負責觀測與預報的人了。中日甲午戰後,日本統治臺灣,因軍事及民生需要,1896年(明治29年)4月日本中央氣象臺派技術人員來臺,勘察設站地點,總督府7月核定5所,建置氣象觀測網,風雲人物於焉興起。

區域介紹:

氣象觀測為氣象預報、研究及應用,遵照特定規定標準,對大氣各種現象的運動、狀態及數量等,所做之目視或儀器量測作業。

 

標點介紹:

A. 氣象的時光廊:

時間的推演與進程,帶動人們進入工業化與科技化結合的文明里程中,但相對的卻讓歷史的記錄和記憶變得模糊。因此我們選用1896年至今的歷史碎片記憶,在這展示空間內重新拼接呈現出來,讓歷史的記錄和記憶永續傳承下去。

 

B. 觀測演進歷程:

從範圍看,觀測是由地面擴展到高空再推進海洋;從設備功能看,觀測是由人工到儀器自記再進展到遙測(雷達、衛星觀測)。

 

C. 地面觀測:

地面觀測是指在地面觀測地點藉由人眼或儀器記錄當時之天氣現象。

 

D. 高空觀測:

高空氣象觀測的目的,在於獲取大氣的垂直穩定度和天氣系統的內部結構,提供天氣預報上有關研判天氣系統之移動與發展的參考,對氣象預報工作非常重要。

 

E. 衛星觀測:

1960年(民國49年)美國發射全世界第1顆氣象衛星TIROS-1後,氣象觀測正式邁入遙測的新紀元,透過氣象衛星從外太空來看地球大氣層內高氣壓、低氣壓、鋒面與颱風等天氣系統的移動與變化均一覽無遺。

區域介紹:

觀測演進歷程從範圍看,觀測是由地面擴展到高空再推進海洋;從設備功能看,觀測是由人工到儀器自記再進展到遙測(雷達、衛星觀測)。

 

標點介紹:

A. 地震觀測:

臺灣每年平均約有35,000~40,000個地震,1897年臺北測候所首度設置格雷-米爾恩地震儀開始科學化地震觀測,1991年完成臺灣地區完整的地震網連,2009年將測報速度縮短至30秒內。

 

B. 天文觀測:

天文觀測是指對大氣圈外之宇宙天體的運行與狀態,使用目視或儀器所作之量測,以獲得時間、空間及成分之位置資訊。

 

C. 海象觀測:

海象觀測是指對大氣與海洋交界面的自然現象如潮汐、波浪、暴潮、海流、海水表面溫度及海面上之風、氣壓、氣溫等,所做之目視與儀器量測。

 

D. 雷達觀測:

雷達觀測:氣象雷達為主動式天氣偵測儀器,可觀測大範圍的降水與對流現象,為目前相當重要的天氣遙測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氣象雷達的觀測技術日新月異,所提供的天氣監測資訊也愈趨精準與多樣。

區域介紹:

自古以來,天氣就影響著人類的生活,近年來更受全球氣候暖化的影響,人類更想預知天氣的變化,以利生活、工作、甚至於國家的經濟發展,因此天氣預報發展一直是中央氣象署重要的任務。

 

標點介紹:

A. 現代化預報發展:

數值預報模式是突破天氣預報瓶頸最有效的工具,結合大氣科學理論與數學演算法,以高速運算電腦進行快速計算,配合建置全球與區域模式預報系統、發展系集預報系統及海氣偶合氣候預報系統,使得預報能力逐年提升。

 

B. 日治時期天氣預報:

自1896年(明治29年)臺灣總督府發布訓令字第124號「制定臺灣總督府測候所事務規程」中,明載日治時期各測候所的天氣預報職責。

 

C. 天氣圖的演進:

1897年1月1日預報員依據臺灣5個測候所的觀測資料,編輯天氣電碼與人工填圖繪製出臺灣第1張天氣圖;進入電腦化時代後,可透過電腦填圖及繪製等值線。天氣圖的繪製流程也從在燈桌上手繪演進至在電腦螢幕前繪製。

區域介紹:

避免天然災害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損失,氣象及地震的防災預報或預警是氣象署責無旁貸的任務,隨著氣象、地震科技發達,天氣特報、颱風警報、地震預警等能力也持續提升,促使防災作業更完整、更精進、更符合政府機關和社會大眾的需求。

 

標點介紹:

A. 颱風警報 - 早期暴(颱)風警報:

颱風警報在日治時期稱為暴風警報,資訊主要以信號標式方式公告周知,亦刊登於臺灣總督府報,並輔以電報方式傳達。

 

B. 颱風警報 - 颱風警報的傳遞與演進:

 

C. 地震防災:

臺灣近百年來發生多次災害性大地震,1994年開始進行地震預警實驗,近年來配合新一代地震觀測網建置,發展新的地震預警系統,可在地震發生後10~15秒完成臺灣近岸及島內中、大規模地震測報,以降低地震災損。

區域介紹:

古蹟展示區將早期氣象辦公作業場景還原,並介紹古蹟建築之美、傳統氣象觀測及地震儀器,來一趟古蹟知性之旅,可以領會早期氣象人員工作情形。

 

標點介紹:

A. 測候所模型:

測候所是以機能為主要考慮的建築物,因此在造型及空間的考量主要是為了配合氣象觀測,在此圓形測候所中,整體建築結構是以三層同心圓,環環相套而成,由內到外依序為風塔、環形通道及環形事務空間。

區域介紹:

值班室(今簡介室),測候是日本維新以後引進的西方科學技術,日治初期為了因應軍事、航運和殖民地的民生建設等需求,臺灣總督府在臺灣澎湖地區建置氣象觀測站,也是現今中央氣象署全臺各地氣象站的前身。

 

標點介紹:

A. 台南測候所的緣由:

原「台南測候所」於為日治初期最早設置的5座氣象台其中之一,為日治時期1898年興建在昔日的鷲嶺臺地上,更是目前僅存的一座,這座台南測候所不僅見證了百年來臺灣氣象史的發展,更經內政部於民國92(西元2003)年指定為國定古蹟。

區域介紹:

因為臺灣位於地震帶,測候所除了一般氣象觀測上有一件重要的特別任務:觀測地震,因此設置地震室。

 

標點介紹:

A. 威赫式地震儀:

當有震動發生時,威赫式地震儀感應系統的重錘,會藉由連結桿的桿槓原理將震動情形傳送至紀錄筆,記錄在紀錄紙上。

 

B. 強震儀:

強震儀是針對有感地震而設置,當大地震發生時,因振幅過大使威赫氏地震儀無法記錄時,強震儀可以提供相關紀錄。

 

C. 福丁式氣壓計:

為法國人福丁所創制,由黃銅與玻璃管所構成的水銀氣壓計,為避免水銀汞蒸氣的毒害,現今已停用。

區域介紹:

電腦通信時代以前,氣象資料的傳輸,主要透過無線電波發送電報,發送的內容是綜合觀測數據及代碼,稱為「氣象電碼」。

 

標點介紹:

A. 無線電接收器與發報器:

電腦通信時代以前,氣象資料傳輸是透過無線電波發送「電報」,內容包含綜合觀測數據及代碼,稱為「氣象電碼」,其代碼是國際公定,方便各地氣象資料的交換流通。

區域介紹:

本區域為所長室,所長的主要業務是負責測候所的管理和公文的批閱等行政事務。光復後改稱主任,光復初期主任還得擔任預報人員的腳色,職員填完天氣圖後,由主任繪圖。

 

標點介紹:

A. 測候所沿革書籍:

展示的是測候所所長(光復後改稱主任)的工作文件,除了負責公文批閱等行政事務,早期也需擔任預報人員的角色。

區域介紹:

早年透過氣象電碼資料傳輸,將各地氣象站資料填製地圖上,並根據地圖上許多氣象站的資料,繪製天氣圖進行分析,當有颱風(暴風)將來時,更需要發布相關報告,這便是早年的預報工作。

 

標點介紹:

A. 颱風圖警報單與天氣圖:

人們最常申請的是「雨量」資料,同時也會申請各類實用的氣象資料,如「氣溫、溼度、氣壓」等資料。

在過去,颱風警報發佈後,預報人員必須趕製警報單,公佈並派人發送至各機關單位,這是一個非常辛苦的工作。

區域介紹:

觀測作業室是以前觀測人員日以繼夜、年復一年,為讀取觀測紀錄器,並將數據資料紀錄於觀測的地方。

 

標點介紹:

A. 空盒氣壓儀與氣象測報手冊:

觀測人員讀取觀測記錄器,並將數據資料記錄於觀測簿,為分析氣象、提供預報最重要的原始資料來源。主要觀測項目有氣壓、風向、風速、雲量、能見度、溫濕度、雨量等紀錄。

區域介紹:

中央風力塔:俗稱「胡椒管」的中央風力塔為收分狀煙囪造型之磚造承重牆,風力塔顧名思義,設有風向、風速等多種風力感應儀器,人員可直接從放在3樓的室內空間或1樓觀測是讀取風力資料。

 

標點介紹:

A. 古蹟修復:

古蹟建築保存修復是困難度極高的工程,必須採用傳統的材料與工法,以維持舊有的文化風貌,並藉由當代科學技術的輔助,來研判並克服保存所面臨的難題。

區域介紹:

氣象常識宣導室中央氣象署南區氣象中心五要任務之一,附設展示場所包含國定古蹟「原台南測候所」與現代氣象科技展示場,內容包括氣象、地震、天文及海象四大主題,可以體會自然科學的奧妙,本館亦是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標點介紹:

A. 氣象展示場:

館內1樓至5樓設有氣象科技展示場及歷史文物展示場,開放日為每週一至週五及每月第三個週六(政府規定停止上班時除外),每日09:00~17:00開放參觀。參觀本館暫不收取任何費用。為維持展示區的整潔,館內不可飲食。

 

B. 古蹟展示區:

古蹟展示區將早期氣象辦公作業場景還原,並介紹古蹟建築之美、傳統氣象觀測及地震儀器,來一趟古蹟知性之旅,可以領會早期氣象人員工作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