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舉步維艱的那一年寒冬:1918至1919年,低溫氣候影響的社會動盪

儘管臺灣地處溫暖的亞熱帶與熱帶,冬季受到東北季風與蒙古-西伯利亞高壓冷氣團影響,亦會出現氣溫遽降的情況,而根據現今中央氣象署的定義,若「平地氣溫降至攝氏10度(10℃)以下之現象」則達到「低溫」標準,並將低溫特報分成黃燈(寒冷)、橙燈(非常寒冷)、紅燈(嚴寒)3個等級,以縣市為單位發布低溫特報,提醒民眾注意防範。特別在每年12月到次年2月期間,突然下降的溫度與持續的低溫,對於臺灣民眾的生活和產業影響甚大,不容小覷。此外,根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冷空氣刺激會導致人體呼吸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造成呼吸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症狀。因此,每當冬季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政府相關部門也會開始積極宣傳提醒注意。

而這樣的天氣,也往往會造成所謂的「寒害」。根據農業部動植物防疫檢疫署網站提供的定義,寒害即為「攝氏0度以上低溫對一級產業(農、林、漁、牧、製鹽、採礦)造成的損害」,低溫的環境可能造成植物細胞代謝緩慢,影響作物生長,例如:導致蔬菜水果過早抽芽,或提前落花、落果;又或是影響穀物生長延遲、花粉母細胞畸形分裂,致使結實率下降或充實不良。另外,低溫亦會降低魚群的食欲和活動力,嚴重時,魚會沉於池底失去平衡,之後陸續死亡。有些則會生長停滯或發生疾病,而造成水質汙染,影響整體魚塭,造成損失。

因此,至今每逢中央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時,不僅是農業和養殖漁業須嚴陣以待,民眾也無法掉以輕心,需留意保暖。因為寒流來襲都有可能造成生命或財產的損失。但寒害並非近年因地球暖化、氣候變異加劇才出現的現象,早在日治時代即留下了相關的氣象觀測數據紀錄,已可見寒害對於臺灣一級產業造成的深刻影響。

 

1918年底  冰風壓境

現代人應該很難想像,原來清治時期的臺灣經常下雪,志書中也曾出現過「雞籠積雪」「屯山積雪」「是冬,北路降大雪,寒甚」「大雪,五穀、豬羊多凍死」「大雪連下三日,平地高丈餘」「雪下數寸,六畜凍死」等紀錄。而在1917年1月上旬,臺灣即曾因東北季風順著北方高壓通過時,帶來大範圍冷空氣,使得各地氣溫陸續出現了10℃上下的紀錄,像是:1月8日於臺北測得5.8℃、1月9日臺東測得10.6℃、1月11日於臺中測得3.2℃、臺南測得5.6℃,當時大屯山、東巒大山、奇萊山等高山地區都出現了下雪奇景,由於大屯山出現近年來罕見大降雪,為此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還特別加開了臺北、士林、北投間的賞雪臨時列車,臺北附近人們及各中小學學生們,也都紛紛加入登山賞雪的行列。

竹子湖附近大屯山積雪的景觀(大正六年一月十日上午十時)。 (資料來源: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竹子湖附近大屯山積雪的景觀,1917(大正6)110日上午10

(資料來源:臺灣史檔案資源系統)

 

不過翻開臺灣各地觀測站存留的百年測候數據,可發現:1918年12月到1919年3月期間特別地寒冷。進一步來看,分別在1919年1月初與2月初不僅有寒流來襲,將同一觀測站於1919年1月和2月的測到的最低溫數據與其他年度1、2月的紀錄相比較,同期的低溫數據不僅比其它年份更多,也陸續創下了各測站史上1、2月「前10名寒冷」的紀錄,譬如:1919年2月在彭佳嶼曾測得4.5℃,是該測站百年來所測到2月分的最低溫度。花蓮測得8.3℃也是該測站百年觀測期間1月分最低溫紀錄的第8名,而在基隆、臺中、臺南測站亦有相近的紀錄排序情況。整體而言,9個日治時代建立的測候站中,1919年2月的最低溫紀錄分別在6個測站位列「史上2月分前十大寒冷」排行榜,其餘測站的紀錄即使沒有前十大,也多「名列前茅」,足見這兩波寒流的威力,影響範圍更遍及全島和離島區域中部地區,期間還曾因酷寒伴隨降雨,導致南投地區的能高山一帶,交通和郵務等暫時停擺。

報導提及了臺灣這年冬季,各地日夜溫差劇烈並下探最低溫,詳盡說明了形成寒流的因素, 預警未來數日極有可能持續寒冷的狀態。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1月21日,日刊7版)

報導提及了臺灣這年冬季,各地日夜溫差劇烈並下探最低溫,詳盡說明了形成寒流的因素,預警未來數日極有可能持續寒冷的狀態。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1月21日,日刊7版)

從相關報導和文字紀錄來看,1918年12月至1919年3月的這段期間,持續的低溫使得臺灣本島平地各地陸續結霜、下霰,高山地區則出現了結冰、降雪的現象,譬如:1919年1月9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阿里山上結霜、結冰,最低溫大約是6.6℃、2月19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報導更指出阿里山連兩日內測得溫度,最冷有逼近-2℃的紀錄,甚至到了本該春回大地、逐漸溫暖的3、4月份,能高山(位處中央山脈主脊)還出現了積雪達1寸的情形。

據科學推測,這樣酷寒而綿長的天氣,可能是因為此時「北極震盪指數」處於負相位,造成北美、北歐和亞洲地區偏冷。換句話說,也就是溫暖的空氣進入北極圈後,將寒冷的空氣排擠到中緯度地區,發生了「負北極震盪」。這時極區的氣壓比較高,中緯度的氣壓比較低,西風噴流偏弱,天氣系統比較容易有南北方向的移動:極區冷空氣容易南下影響中緯度地區的天氣,使得來自北方大陸的西伯利亞冷高壓持續增強、往南移動,同時帶來比平常更強烈的東北季風吹拂,當高壓出海造成了強烈的輻射冷卻效應,使得這段期間的天氣溫差甚大,溼冷與乾冷的情況顯著,且反覆持續綿延到初春。

題名:阿里山冷空氣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2月19日,日刊7版)

阿里山冷空氣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2月19日,日刊7版)

〈阿里山の寒氣〉報導內容摘要:

阿里山從16日午夜開始氣溫下降,到17日早上6點,室內的溫度為華氏28度(約攝氏零下2度),積水(屋簷水)完全結冰,從屋簷排水管流出的水形成下垂尺餘的冰柱。

 

題名:能高山的冷空氣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4月5日,日刊7版)

能高山的冷空氣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4月5日,日刊7版)

〈能高の寒氣〉報導內容摘要:

降雨轉為積雪1寸。南投廳下整個山區自從上個月29日起,降雨持續到31日上午6點,能高駐在所的氣溫降到華氏35度(約攝氏1.7度),降雨轉為降雪,翌日仍尚未停歇,積雪厚度達1寸深。

 

另外,若瀏覽這個時期臺灣仕紳們留下的私人日記,也可以窺見當時臺灣持續壟罩在寒冷的氣候之中,如何深刻地影響民眾起居作息。像是,新竹地方仕紳黃旺成在1919年1月2日的日記中,寫到「八時半十時到商會將十時使雇人歸持火爐禦寒」──即使在白天也需要生火禦寒,可見新竹地區寒冷的程度。類似上述這種陰雨不斷且酷寒的文字,反覆出現在1月至2月的紀錄中,除了描述對氣象的觀察,黃旺成也在日記中抒發了他在體感上的不舒服與天氣所造成生活的不便,譬如他在1月30日寫了,「忽聞細雨浥輕塵變成大雨冒雨赴學校朝起會一同穿雨衣出散步沐雨櫛風為風塵之苦」,從這些描述感受、生活狀態的字裡行間,不難想像在這段時間裡,和黃旺成處境、心境相似的臺灣居民,他們的生活確實持續受到低溫影響,並且需要用各種方法來抵禦寒冷。

 

西班牙流感病毒冷酷肆虐

從1918年冬季開始持續橫掃臺灣的低溫,所帶來的困擾不只是冷得讓人瑟瑟發抖而已。1918年亦是西班牙流感在世界各地肆虐的一年。在近幾年Covid-19疫情爆發之前,西班牙流感常被視為是人類史上最短時間、全球受影響範圍最大、最多人的健康被侵襲的傳染性疫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病管制署的資料統計,在1918到1920年間,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將近4千萬到5千萬人死亡,感染人數約為18億人,超過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

依據相關醫學文史研究,推測臺灣其實自1918年全球在春夏第一波流行之際,約莫6月左右,便傳出基隆一帶有人染病,並在人口較密集的西部區域,由北向南逐漸擴散;然而當時臺灣總督府第一時間未能即時警覺,尤其到1918年10月到1919年初臺灣遭遇持續寒流侵襲時,正值西班牙流感全球疫情的第二波高峰,全臺感染人數更是瞬間大增,臺灣總督府方緊急於11月通令各廳調查疫情概況,並與醫師召開醫學大會,向各地方發布了預防規則,加強宣導防疫須知。

從報導中可知曉,1918年10月至12月左右,全臺各地,包含離島、東部地區,皆有大量的染疫病例,傳播範圍廣泛、死亡率上升,社會運作備受影響,譬如:鐵道部因運輸人員紛紛染疫倒下,一時間未能及時補足人力支援,使得部分路線的貨運列車不得不停駛兩日;短時間內,棺木短缺,葬儀社、火葬場湧入大量的棺木,民眾草草埋葬過世的親人;另外,製冰所也得趕緊製作提供發燒患者降溫用的冰塊。就這樣,在疫病難治、人心惶惶不安的情況下,民眾不免轉為求助神佛,使得各地寺廟與佛寺在這期間,也和醫院一樣,都比以往還要繁忙,新聞篇幅上更出現了各種民間偏方。

西班牙流感疫情致使各產業運作大亂,像是:貨運列車因人力不足臨時停駛, 製冰廠亟需大量用水、趕工製冰,醫院、火葬場等應接不暇。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1月9日,日刊7版)

西班牙流感疫情致使各產業運作大亂,像是:貨運列車因人力不足臨時停駛,製冰廠亟需大量用水、趕工製冰,醫院、火葬場等應接不暇。

 (《臺灣日日新報》,1918119日,日刊7)

 

當時負責製造疫苗的日本製藥商強調疫苗注射重要性,也顯示出在這場「於世界各地猖獗」的流行性感冒的疫情猛烈。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1月18日,日刊5版)

當時負責製造疫苗的日本製藥商強調疫苗注射重要性,也顯示出在這場「於世界各地猖獗」的流行性感冒的疫情猛烈。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2月26日,日刊5版)

 

從酒商廣告文案中可知,民眾普遍對於致死率高的流行性感冒有極深的恐懼,促使各大廠商也紛紛趁時推出提升免疫力、緩和感冒症狀的獨門偏方。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1月24日,日刊1版)

從酒商廣告文案中可知,民眾普遍對於致死率高的流行性感冒有極深的恐懼,促使各大廠商也紛紛趁時推出提升免疫力、緩和感冒症狀的獨門偏方。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1月24日,日刊1版)

 

 

當代不少學者推測,西班牙流感在臺灣的傳染方向大致是由北至南,由西至東。最初由日本人社群傳給臺灣人社群,由城市傳至街、庄再波及蕃地。其中學校、部隊、政府機構、會社工場、監獄都是疫情爆發及擴散輻射的中心。1918年12月20日的《臺灣日日新報》就曾報導「流行性感冒侵入番地」,內文描述此前在平地肆虐的流感疫情進入新竹廳轄下的原住民部落地區,造成連續死亡的病例,儘管新竹廳警察職員極力推行預防救治措施,也沒能有效對抗瞬息萬變的疾病。報導中,提到流感病毒應該是最近到臺北觀光的番人,或來自出入番地的人感染後帶進部落,導致部落居民接二連三被感染,疫情蔓延開來。

有關1918年入冬後,新竹地區的部落陸續爆發流行性感冒病例,報導內容詳列了罹病死亡數、可能傳播途徑,期能警示社會大眾小心預防。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2月20日,日刊7版)

有關1918年入冬後,新竹地區的部落陸續爆發流行性感冒病例,報導內容詳列了罹病死亡數、可能傳播途徑,期能警示社會大眾小心預防。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2月20日,日刊7版)

 

儘管目前尚無明顯醫學報告能直接證明寒流與流感傳播速率的關聯性,但每年10月到隔年3月的流感高峰期,與寒流襲臺的時間大致相符,而從1918年至1919年《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中可發現:頻頻出現提及「流行性感冒」、「惡性感冒」等關鍵詞,主要集中在1918年10月至1919年2月、1919年10月至12月之間。根據科學家推測,主要有幾項可能:寒流帶來的持續性低溫,使流感病毒更為活躍;加上天氣寒冷,人們為了保暖,常會緊閉門窗使得空氣不流通,人與人之間的病毒傳播率大增;近期研究也發現,冷空氣會過度刺激鼻中血管收縮和擴張的頻率,造成鼻黏膜損害,提高了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機率。以上種種因素都顯示出,為什麼一入冬、寒流壓境時,各地的流行感冒患者的數量會大幅度上升。

 

農業損害,生計雪上加霜

而寒流損害的,除了人民身體健康之外,產業的衝擊更是顯著。1918年12月初的《臺灣日日新報》,即出現了「柑橘歉收」的報導。而臺南沿海一帶盛行的養殖漁業,由於是淺坪養殖,只要氣溫低於10℃,養殖魚類(譬如:虱目魚)就容易死亡,因此常常造成養殖業者相當的損失。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政策下,日本政府積極推動臺灣農業發展,尤其,稻米、蔗糖、苧麻等皆是臺灣產重要的經濟作物,這兩波寒流也讓農民的種植與收成備受考驗。

報導指出,1917年的冬天、1918年的冬天都較以往嚴寒,長期下來各地農作物皆受到損害,柑橘類亦是其一,雖然品質較好,但產量減少,使得價格波動明顯。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2月17日,日刊7版)

報導指出,1917年的冬天、1918年的冬天都較以往嚴寒,長期下來各地農作物皆受到損害,柑橘類亦是其一,雖然品質較好,但產量減少,使得價格波動明顯。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12月17日,日刊7版)

 

1919年2月,臺南以北地區平均溫度都在10℃以下,有時甚至會出現5℃以下的低溫。而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同年2月15、16日,新竹廳大湖支廳(今日苗栗縣大湖、南湖、獅潭一帶)轄內田地受到強烈降霜所影響,尤其是沿山區域的作物更是深受其害,主要損害包括甘藷、芭蕉與苧麻等作物。

由於連日低溫,空氣結霜,使得新竹廳大湖支廳的芭蕉、苧麻、秧稻、甘藷植栽凋亡。其中,因甘藷枯萎、甘藷產量銳減,間接影響到當時以甘藷葉餵食豬隻的畜牧人家。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2月22日,日刊7版)

由於連日低溫,空氣結霜,使得新竹廳大湖支廳的芭蕉、苧麻、秧稻、甘藷植栽凋亡。其中,因甘藷枯萎、甘藷產量銳減,間接影響到當時以甘藷葉餵食豬隻的畜牧人家。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2月22日,日刊7版)

 

以甘藷種植為例,低於15℃的溫度就會造成甘藷葉的生長遲滯、凋萎,而1919年1、2月寒流發威下,生長進度不符預期,與甘藷葉、甘藷生產有關的總體收益,損失估計超過3成。霜害造成的甘藷葉歉收,直接衝擊了豬隻的飼養;而鑒於過去的經驗,經歷霜害的甘藷塊莖很容易產生腐壞的情況,使得霜前與霜後的甘藷價格波動幅度不小,因此,雖然甘藷生成季節在春天,但農民也不得不在寒流過境期間提前採收,不僅收成量少,收益也大幅銳減,影響生計甚鉅。

至於芭蕉與苧麻幼苗都是不耐低溫的作物;一般而言,若在冬季種植芭蕉,農人需要特別採取保護措施,因為溫度一旦降到13℃以下,輕則蕉葉黃化,嚴重時由黃變黑,若在沒有保護、長時間低溫的情況下,作物的根莖將死亡。所以在前述的報導中,大湖支廳內種植芭蕉的土地,經此霜害,估計約減少了2成收穫。

另外,由於苧麻長纖維可以做為紡織原料,此外也可以做蚊帳、漁網,短纖維則能夠用來製作飛機翼布、火藥原料,種子可搾油,供製肥皂及食用,因此是日治時期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日治初期的臺灣總督府就相當重視苧麻種苗的栽種。一般狀態下,苧麻大約1年3穫,生長週期約50至60天,最適宜的發芽生長溫度大約落在15℃至30℃之間,但從前述報導中也可得知,大湖支廳2月份的苧麻苗栽受到低溫影響,其中73甲試作地的收成也減少了2成。

除了上述的作物,1919年初這兩波寒流也影響了當年度的甘蔗收成量和收成價格;這是因為儘管在低溫下,甘蔗的成糖率雖然大幅提升,然而低溫帶來的霜害又造成收穫量減少,才導致了甘蔗的價格波動、與過往落差甚大。

報導分析,全島各製糖廠雖從農曆12月即展開製糖作業,然而因為植株未成熟,而且氣溫不低,因此成糖率偏低;不過從2月開始,月初的低溫使得甘蔗內含糖分飽和,因而提升了成糖率,並預計各廠產值可提升超過1成。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2月6日,日刊2版)

 報導分析,全島各製糖廠雖從農曆12月即展開製糖作業,然而因為植株未成熟,而且氣溫不低,因此成糖率偏低;不過從2月開始,月初的低溫使得甘蔗內含糖分飽和,因而提升了成糖率,並預計各廠產值可提升超過1成。

(《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2月6日,日刊2版)

 

疫情、寒流,百年生存挑戰

回顧1918年12月到1919年3月的氣候,在在顯示出這連續4個月的冰天雪地,加上同一時期西班牙流感的第二波感染衝擊著臺灣的醫療和生活,除造成了產業的嚴重損失,也為臺灣民眾增添許多日常的不便與不適,社會運作深受影響。這也顯示出,一旦遭遇異常天候,對於人類的生活和生存都將會產生難以想像的危害。

尤其,人類賴以維生的農業,正是看天吃飯的職業,作物生長的過程受氣候的影響甚大。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耕作面積逐漸減少、地力疲乏,且有多種重金屬和藥物汙染問題環伺的臺灣,要如何建立起完整一套、能適時因應氣候與環境變遷的農業科學?這正是亟需大家深入進行更具體的討論、規劃和落實的課題。譬如:我們從其他相關紀錄中可看到,在1918年臺灣遭遇旱災、寒害、疫病侵擾,造成臺灣南部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極度歉收,甚至引起飢荒時,過去在原住民部落只是做為飲食配角的臺灣原生種紅藜,一度成為了民間緊急救命的重要糧食。若以此例來看,假使我們能積極留下農地、支持臺灣有機農產、響應「吃在地,食當季」的概念,促使農村人力得以回流,並在科學輔助下培育健壯的原生種作物,不僅是維護了生物多樣性,在面臨因疫情或戰爭使得全球運輸停擺、農產物價飆漲之時,或因乾旱、大寒導致主要糧作不得不減產之時,必然能產生一定的幫助和益處。

在邁入數位時代,逐步推向無國界阻隔的今日社會,即使醫學、生物科學等研究與認知,比起百年前的人們增進許多,我們卻面臨著環境加倍嚴峻的生存威脅,特別在歷經Covid-19大疫劫難後,我們應該汲取過去經驗,反思並積極找出因應之道,以面對極端氣候愈來愈劇烈的情況,全球糧食短缺和疫病大肆傳播的雙重挑戰。

 

 (本文整理:邱芊樺/審閱:吳俊傑、蔡昇璋/ 編輯:鄭之雅)

 

參考資料

1.談珮華、吳建昇、凃函君,2020年,《臺灣氣象史料跨域研究與推廣計畫(1/2)總成果報告》,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談珮華、吳建昇、凃函君、呂慎華、陳凱雯、王子碩,2021年,《臺灣氣象史料跨域研究與推廣計畫2/2》總成果報告書,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3.顏俊士,1961年,〈臺灣之寒害〉,《氣象學報》第7卷第2期,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4.張靜宜,2008年,〈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之試驗事業:以麻系作物為例〉,《臺灣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殖民與近代化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

5.農委會,2016年,《農業科技計畫研提與管理》作業手冊,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6.王學新,2020年,〈大正年間肆虐臺灣的西班牙流感〉,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7.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黃旺成日記》。

8.漢珍知識網:報紙篇(臺日新+漢日新),《臺灣日日新報》。

9.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臺〈冬天的天然災害─寒害〉

10.費爾南多.杜阿特,2021年,〈後疫情時代: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如何改變了世界〉,BBC新聞網。

上架日期:2023/12/18修改日期:2024/08/09

瀏覽人數: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