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不再擺尾的青暝蛇 1928年夏季雙颱 曾文溪淹大水

 

「青暝蛇做大水」這句俗諺,來自於臺南民間的生動描述,形容未築堤之前的曾文溪猶如一條失明的大蛇找不到出路,河道百年間不斷在臺江的浮覆地亂竄、改道、溢流的歷史。曾文溪的氾濫與改道,嚴重影響民生卻也堆積了廣大的新生地成為耕地;面對溪流竄流帶來的威脅,民間也留下別具特色的民俗文化。1928年夏季,連日大雨加上B126、B127號雙颱登陸,造成曾文溪今西港、安南、安南區河段潰堤改道,臺南沿海地區遭遇洪氾,田地流失、人員傷亡。臺灣總督府因而制定完整曾文溪下游治水計畫,直至 1939年完成長達9年的治水工程後,曾文溪下游護岸逐年增建完工,河道穩定後才不再氾濫成災。

 

夏季連日豪雨與雙颱登陸  曾文溪潰堤改道 南北交通中斷

日治時期的曾文溪水患,以1928年的改道氾濫為甚。當年8月3、4日臺灣受到低壓環流影響,南部下起連日大雨,8月9日至12日又遭逢自南海生成的B126號颱風,此一連串的低壓影響,導致驟雨不斷,B126號颱風在8月10日自恆春登陸後,降雨更是集中於臺南以南,使得該月累計降雨量高達1066.9毫米,是臺南測候所自1897年至2018年間第7高紀錄,該站8月降雨量紀錄中有7次破1000毫米,這次即為其一。

1928年8月4日天氣圖,臺灣受到低壓環流影響。

1928年8月4日天氣圖,臺灣受到低壓環流影響。

1928年8月10日天氣圖。B126颱風登陸恒春。

1928年8月10日天氣圖。B126颱風登陸恒春。

《臺灣日日新報》8月10日的報導刊載,8月初連續降雨與B126號颱風帶來眾多災情:

新豐郡有50甲田園浸水,流失20甲,農損金額預估約1萬6,000圓,甘蔗20萬斤、落花生12萬斤流失;三崁店製糖會社工場的40戶宿舍全數浸水,均往三崁店工廠避難;臺南市安平因8月9日凌晨一點滿潮,約600戶受害,水深達4尺(約120公分)⋯⋯⋯⋯。臺南市內其他地區如錦町(今臺南市中西區內)、明治町(今臺南市中西區、北區交界之成功路一帶)、福住町(今臺南市北區內)、永樂町(位於今臺南市中西區內)等區域,淹水2尺(約60公分)以上約300多戶、2尺以下約有550戶;另有鹽水溪橋樑遭沖走、堤防潰堤造成田地浸水、住家毀損等等。

臺南州轄下被害。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8月10日,日刊05版)

1928年9月3日至6日B127颱風路徑圖,颱風由臺東登陸穿越中部。

1928年9月3日至6日B127颱風路徑圖,颱風由臺東登陸穿越中部。

1928年8月9至12日,B126號颱風過後,雨仍未停歇,且潰堤處尚未修復,接著就面臨9月於呂宋島東部海面生成的B127號颱風,該颱生成後往西北方向移動,9月5日由花蓮登陸,橫過中央山脈後,從臺中進入臺灣海峽,主要影響臺灣的時間為9月3日至6日。

颱風由臺灣中部越過,從等雨量線圖中可以明顯發現,最大雨量位在嘉義山區,八掌溪、急水溪與曾文溪上游降雨最多,大約都在600毫米以上,部分地區甚至超過800毫米。造成曾文溪中、下游再度堤岸崩塌,鐵路緃貫線曾文溪鐡橋的部份橋墩被沖毀,曾文溪本流在當時的蘇厝(今安定區蘇林里、蘇厝里)以南至溪南寮(今安南區南興里)之間改道。

「B127號颱風等雨量線圖」(右圖)、局部放大圖並將和流標上藍色(左圖),可見最大雨量在嘉義山區。 (出自:陳彥傑、陳秀琍、王子碩,2020年,《「歷史極端氣象事件之文史資料跨域研究(2/2)」委託研究計畫(期末)成果報告》,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頁88。)

「B127號颱風等雨量線圖」(右圖)、局部放大圖並將和流標上藍色(左圖),可見最大雨量在嘉義山區。

(出自:陳彥傑、陳秀琍、王子碩,2020年,《「歷史極端氣象事件之文史資料跨域研究(2/2)」委託研究計畫(期末)成果報告》,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頁88。)

B127號颱風導致曾文溪下流新豐郡溪南寮的護岸有約500間(約909公尺)遭到破壞。《臺灣日日新報》9月12日報導,當時水勢滔天,隨後溪南寮開始淹水,洪水沿著溪南寮和學甲寮(在安南區北邊的聚落)的南部低窪地區流入,再從北門郡與新豐郡交界流出,漫流750公尺以上才出海,產生新的主流河道,更導致嘉南大圳排水路損壞,造成農業灌溉的問題。

曾文溪本流因為洪水改變,溪南寮護岸約有900餘公尺遭到破壞。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12日,日刊5版)

曾文溪本流因為洪水改變,溪南寮護岸約有900餘公尺遭到破壞。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12日,日刊5版)

B127號颱風導致的災情。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7日,日刊5版)

B127號颱風導致的災情。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7日,日刊5版)

1928年曾文溪改道後,舊河道鹿耳門溪旁形成的海埔新生地。 (出自:國分直一,1944年,《南方臺灣民俗考 壺を祀る村》,東京:三省堂出版株式會社創立事務所,頁15。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1928年曾文溪改道後,舊河道鹿耳門溪旁形成的海埔新生地。

(出自:國分直一,1944年,《南方臺灣民俗考 壺を祀る村》,東京:三省堂出版株式會社創立事務所,頁15。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接連而來的雨勢與洪水,造成了曾文溪流域與臺江地區的重大災情。《臺灣日日新報》9月7日引用臺南州警務部保安課的統計資料刊載:

臺南州的住家共有42戶遭沖走、281戶全毀、690戶半毀、嚴重破損770戶;淹水2尺(約60公分)以上的住家高達8,064戶,2尺以下也有7,338戶;非住家14間遭沖走、全毀370間、半毀309間、嚴重損壞360間……29人失蹤,最後有20人尋回、3人溺死。

田地浸水約1萬7,000餘甲、交通中斷、堤防潰決、橋樑遭沖失、家畜遭沖走、私設鐵路遭流失……等等重大災情。

不只如此,由於臺灣南北狹長,東西向又有許多河川橫阻,陸上交通極度仰賴橋樑聯繫,曾文溪這次的氾濫讓鐵道橋毀損,造成貨物運輸中斷,高雄以南的農產與高雄港的貨運等無法北運,原本8月已經中斷一次,修復後再度於9月8日中斷,直到9月23日下午才完成搶修,臺南站以下普通列車恢復行駛。

曾文溪鐵橋於9月23日修復完工。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25日,第8版。)

曾文溪鐵橋於9月23日修復完工。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25日,第8版。)

 

「青暝蛇」改道紀錄與臺江內海的海埔新生地

在接連兩個侵臺颱風的威力下,致使曾文溪氾濫,曾文溪主流發源自阿里山山脈(海拔約2,609公尺),主流全長為138.47公里,居全臺第四,流域面積1176.64平方公里,在臺灣所有溪流中則排名第九,是所有流經臺南市境內的溪流中,主流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溪流。因為曾文溪下游在1939年完成築堤後,被限縮在堤防間,成狹窄帶狀入海,流域面積縮小,成為修長型的身材。

曾文溪的改道,至少有以下幾次:1823年(道光3年)、1871年(同治10年)、1904年(明治37年)與1911年(明治44年)。至於河道改道的範圍北起將軍溪、南至鹿耳門溪,不可謂不大,每次的氾濫與改道猶如眼盲的巨蛇找不到出路,在臺江的浮覆地亂竄改道,也好似蛇的擺尾一般,橫掃之處均導致重大災情,此即「青暝蛇做大水」的諺語由來,「青瞑蛇」也成為先民對曾文溪的別稱。

尤其在9月13日在B127颱風過境時,《臺灣日日新報》第5版出現一則溪南寮與北門郡七股庄土城(今安南區土城)部民之間有所嫌隙、謠傳王爺成為大蛇、藉暴風雨使堤防潰決的傳說,恰巧洪水流出曾文溪上游深處一條長三丈多的錦蛇之事實,更加深民間對於溪流與蛇有關的迷信程度。

護岸決堤的起因源自對岸村民所信仰的王爺作法。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13日,第5版)

護岸決堤的起因源自對岸村民所信仰的王爺作法。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9月13日,第5版)

17世紀臺南沿海示意地圖(左圖);1823年(清代道光3年)曾文溪大改道後的臺南沿海示意地圖(右圖)。可以發現臺江內海與倒風內海在200年內有大幅度的淤積。 (出自: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7年,〈臺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資料來源:翁佳音、劉益昌、黃文博、許清保,2010年,《台江國家公園及周緣地區人文歷史調查及保存之先期規劃成果報告》,臺南: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17世紀臺南沿海示意地圖(左圖);1823年(清代道光3年)曾文溪大改道後的臺南沿海示意地圖(右圖)。可以發現臺江內海與倒風內海在200年內有大幅度的淤積。

(出自:張瑞津、石再添、陳翰霖,1997年,〈臺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27期。資料來源:翁佳音、劉益昌、黃文博、許清保,2010年,《台江國家公園及周緣地區人文歷史調查及保存之先期規劃成果報告》,臺南: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清設官治台前期以前,古曾文溪下游沖積出的三角洲,把原從八掌溪到二仁溪間的海域,分隔出「倒風」與「臺江」二大內海,二內海就以此沖積而成的三角洲(也有人稱為「萧壠半島」)為分界*。隨著時間的推移,曾文溪持續夾帶大量泥沙流入臺南沿海,在河川輸沙與海浪漂沙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倒風內海與臺江內海也逐漸淤積,即是古文獻上所說的「陸浮」、「浮覆地」,今日則稱為「海埔新生地」。

而這種現象的產生,在暴雨造成曾文溪氾濫、尤其改道時,更是特別顯著,其中最有名的是1823年(道光3年)7月的大改道,文獻記載曾文溪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40餘里、東至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15、16里(約今8.6~9.2公里),一夕之間都出現了海埔新生地。這一大片海埔新生地的土壤鹽分甚高,不利一般農作物生長,但也吸引了更多臺灣西南沿海過剩的人口前來圍墾,一處處聚落因此誕生。

*倒風內海大致涵蓋今臺南市北門區、學甲區、鹽水區、下營區、麻豆區、佳里區等地,臺江內海則包含今臺南市七股區、安定區、西港區、永康區、安南區、安平區、中西區、南區等地

 

民間「扛厝走溪流」「以形制形」對抗青瞑蛇擺尾

位於曾文溪出海口的安南區因海埔新生地地勢低窪,又有許多水塘散佈、溪流縱橫,每每夏季暴雨易發生洪氾,不僅破壞田園,甚至導致滅庄的慘事,例如媽祖宮、蘆竹崙、蚵殼港、學甲寮、十份塭等聚落都曾因為青瞑蛇擺尾改道而毀庄遷村,其中十份塭更有在1904年(明治37年)、1911年(明治44年),十年間發生2次遭洪水滅庄的紀錄。此衍生臺江十六寮地區先民以竹籠厝為家的傳統,當大水來臨時,竹籠厝竹造的架構、加上茅草桿的屋頂,能使先民們互助搬遷較輕便的屋體以走避水患,形成「扛厝走溪流」的特殊景緻。

「扛厝走溪流」的行動,近幾年在當地成為佳話,也受到文史、環境議題等工作者的關注。 (資料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

「扛厝走溪流」的行動,近幾年在當地成為佳話,也受到文史、環境議題等工作者的關注。

(資料來源:臺灣歷史博物館)

因曾文溪改道產生對人民身家財產危害,對大自然的不確定性而對信仰的依賴產生訴諸信仰與宗教祭儀等形式,漢文化中常見的是「厭勝法」與「祭溪」。「厭勝」是「壓伏而制勝」的意思,透過厭勝物或厭勝儀式,達到辟邪制煞的效果。「祭溪」則將溪流神格化,視洪氾為神靈遭到觸怒的體現,透過祭祀儀式平息神靈的不滿,或是把平安度過雨季當作神明的庇佑;另一個概念是將大水視為滯魄孤魂、魍魎精怪作祟,透過祭儀所生功德安撫無祀亡靈早生善處。

居住在曾文溪下游與臺江周邊的先民,各地發展出各不相同的文化。以厭勝物來說,傳說佳里子龍廟地區,曾在主祀神趙子龍的指示,種植7株芒果樹,並在樹下安放大鼎,鼎內設置七星燈,此後水患不再,此傳說直到後來村民整地時挖到大鼎才獲得證實。

另外,安南區公親寮在1931年依庄神清水祖師吩咐,於曾文溪舊河道安放石劍獅、石象兩座厭勝物來鎮水;而土城仔聖母廟也藏有被挖掘出土的箕水豹石碑(28星宿中的箕宿,屬水且以豹為圖騰),見證當地民眾曾以此鎮水的歷史。厭勝物也不只有上述這些地方才有,其實在整個曾文溪下游與臺江地區都算普遍,形式包含樹、石雕、建造物(如:寶塔)等。

安南區公親寮的鎮水厭勝物石像(左圖);典藏於臺南土城仔聖母廟的箕水豹石碑(右圖)。 (出自:楊家祈,2015年,《臺南拜溪墘祭儀與聚落變遷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安南區公親寮的鎮水厭勝物石像(左圖);典藏於臺南土城仔聖母廟的箕水豹石碑(右圖)。

(出自:楊家祈,2015年,《臺南拜溪墘祭儀與聚落變遷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在厭勝儀式中以蜈蚣陣最為出名。民俗中萬物相生相剋、以毒可以攻毒,曾文溪因被稱作「青瞑蛇」,先民認為可以蜈蚣相剋,擺以綿延數10公尺、甚至百公尺的棚架作為「蜈蚣陣」。祭溪則有「拜溪王」、「拜溪神」、「拜溪墘」等稱呼,祭祀時間、祭品都隨著拜神明或祭鬼各有不同,如祭鬼的時間可能會選在農曆7月,拜山川土地的則會選在中秋節與土地公祭祀的時間相同,不論是要制煞或是對鬼神的崇敬,皆是凸顯先民與青瞑蛇曾文溪搏鬥的歷史軌跡。

土城香科蜈蚣陣出陣,正於土城仔聖母廟綑廟,民間認為蜈蚣綑廟可以將村莊的災厄帶走,因此群眾也會藉此方式祈求趨吉避凶。 (出自:劉明同,2015年,「土城香科大醮典_蜈蚣陣圈廟_02」。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

土城香科蜈蚣陣出陣,正於土城仔聖母廟綑廟,民間認為蜈蚣綑廟可以將村莊的災厄帶走,因此群眾也會藉此方式祈求趨吉避凶。

(出自:劉明同,2015年,「土城香科大醮典_蜈蚣陣圈廟_02」。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

 

民間仰賴祭儀防洪 官方治水工程耗費9年  青瞑蛇不再擺尾作亂

由此可見民間以民俗信仰發展成一套因應溪流氾濫的祭儀,甚至務實地發展出可移動式的建築,來因應災害的發生。但臺灣總督府還是採取科學和工程的方法來治水,在1926年,曾文溪被列入重點河川進行調查整治,起初護岸工程係針對不同的受災聚落展開治水工作,因為不是整體面的治水,遇到大雨仍舊無法有效防洪。直到1928年9月曾文溪的氾濫與改道,再次帶來慘重的災情。

災情調查後,臺南州考量新河道水量問題,且估計是需要51萬圓的大工程,這約是以往平均5年的修復經費,在沒調查清楚前不想貿然動工整修,因而遲遲未展開。但新豐郡溪南寮護岸決堤位置附近的居民再也按奈不住,希望能及早進行潰堤護岸的修補工程。透過這次災情的推波助瀾,水害調查於年底完成,並於隔年3月發包溪南寮段新的護岸工程,卻旋即在入夏後的豪雨中部分堤岸受到損毀,直到1930年10月才完工。

B127號颱風引起河道堤岸修復花費預估要50萬,為以往平均一年修復費的5倍多。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09月19日,第5版)

B127號颱風引起河道堤岸修復花費預估要50萬,為以往平均一年修復費的5倍多。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8年09月19日,第5版)

隨後臺南州自1931年開始針對州內的大河展開治水工程,當中即包含對後續影響至要的曾文溪下游10公里堤岸取直工程,經費高達410萬1千圓;長達8年加延長1年的「曾文溪治水計畫」,增加2萬5,390甲可使用土地、達50多萬農產價值。自1931年起始的曾文溪治水工程,最終於1939年(昭和14年)完工,並在曾文溪北岸、現今西港大橋旁所設立的「曾文溪治水工事竣工記念碑」以為誌。自此之後,曾文溪下游雖然仍偶有水患,但是主流的改道就此絕跡,青瞑蛇便不再擺尾。

檨子林排水門附近剛竣工的曾文溪麻豆段堤防。 (出自:臺灣水利協會,1939年,《臺灣の水利》,臺北:臺灣水利協會。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https://hyerm.ntl.edu.tw:3075/cgi-bin/gs32/gsweb.cgi/ccd=dHNQZe/main?db=webmge&menuid=index。)

檨子林排水門附近剛竣工的曾文溪麻豆段堤防。

(出自:臺灣水利協會,1939年,《臺灣の水利》,臺北:臺灣水利協會。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曾文溪治水計畫圖」,圖中兩條粗實線為曾文溪兩岸預計興建的截彎取直堤防。 (出自:「建物報告ニ關スル件(曾文溪治水工事)」,〈昭和八年度假建物異動報告書類綴〉,《臺灣總督府檔案》。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1330026。)

「曾文溪治水計畫圖」,圖中兩條粗實線為曾文溪兩岸預計興建的截彎取直堤防。

(出自:「建物報告ニ關スル件(曾文溪治水工事)」,〈昭和八年度假建物異動報告書類綴〉,《臺灣總督府檔案》。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011330026。)

 

小結:

曾文溪在1939年大規模整治完成前,下游地區的人們飽受溪流改道、氾濫之災,洪水後的淤積雖然帶來新的耕地,卻也因溢流改變耕地界線,造成聚落間因爭地而起的爭端,甚至械鬥。1939年治水工程竣工後,這條青暝蛇的活動範圍被限縮在堤防內,稍稍安份些,也帶來更高額的農業產值。然而治水工事完工後也將近百年,曾文溪在堤防內仍不斷產生淤積,不斷侵蝕下切流水河床,在不遠的未來,極端氣候影像之下,是否還會出現百年一遇的水患?有學者提出不妨為堤防預留一些缺口, 近年來第六河川局與臺南市政府分別興建蘇厝滯洪池、港口(灣港)滯洪池及公滯1、2滯洪池,總計滯洪量達290萬立方公尺,藉此讓青瞑蛇能透透氣,釋放些壓力。

 

參考資料:

1.「曾文溪水系」,水利署第六河川局。

2. 翁佳音、劉益昌、黃文博、許清保,2010年,《台江國家公園及周緣地區人文歷史調查及保存之先期規劃成果報告》,臺南: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頁17、28、34。

3. 丁曰健,1959年,《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 水利規劃試驗所,2019年,〈曾文溪流域水文化探採小旅行〉,水利署電子報

5. 吳建昇,2013年,〈曾文溪與臺江內海的變遷〉,《臺灣學通訊》,73,頁11。

6.〈重現「扛茨走溪流」 台南百人扛起4噸重竹籠茨〉

7. 劉敏耀,〈辟邪物〉,「臺灣大百科全書」,國家文化資料庫。

8. 楊家祈,2015年,《臺南拜溪墘祭儀與聚落變遷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9. 謝國興主編,2017年,《西港仔刈香:一個傳統王醮的數位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389。

10.《臺灣日日新報》

11.〈民國17年127號颱風等雨量線圖〉,侵臺颱風資料庫

12. 國立臺灣圖書館,「日治時期圖書影像系統」

13. 林朝成編著,《曾文溪流域綜論》,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發行,2016

修改日期:2024/09/12

瀏覽人數: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