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全員注意,颱風「空襲」警報:從是否發布颱風警報,洞見氣象預報的重要性

 

臺灣因地理位置關係,自古以來經常受到颱風侵擾,在氣象預測技術尚未發展前,人們僅能憑藉著肉眼觀察天空雲朵、體感溫度和溼度,或觀察俗稱「颱風草」的棕葉狗尾草的葉脈,來判斷近期是否有颱風生成等,譬如清代著作的《臺灣府志》便寫道,「土番識風草,此草生無節,則周年俱無颱;一節,即颱一次;二節,二次;多節,則多次者。今人亦多識此草。」

但無論是憑肉眼或體感,都非客觀的科學化量測與分析,所以在19世紀以前,臺灣住民經常因為猝不及防的風雨襲擊,造成莫大的生命財產損失。直到清國治理尾聲,在列強的要求下,為了航海安全,掌政者在基隆、淡水、安平、打狗(今日高雄)各稅關,以及漁翁島、南岬(今日鵝鑾鼻)等地的燈塔,開始實施氣象觀測,相關觀測儀器則由香港氣象臺提供,並依例將觀測紀錄傳送至香港氣象臺。日治時代,臺灣總督府陸續在全臺、包含離島區域建設將近70個大大小小的測候站所,並與他國氣象單位串聯,形成完整的氣象觀測網,以利掌控颱風動態。同時,在中央推行的保甲制度配合下,逐步建立起一套颱風災情預防和重建工作原則。

不過,爬梳早期日治時代留下的紀錄,對比一個在1918年6月未登陸、但有發布颱風警報的B080颱風,和一個在1942年7月登陸、卻沒有發布颱風警報的B166颱風,兩者都對臺灣造成不小的傷亡與建物毀塌的紀錄,這也值得我們深入思考颱風警報的重要性:隨著時代與科技進步,至今,如有熱帶性低氣壓系統生成,中央氣象署就會發布訊息,提醒民眾應當留意颱風動態。但是,注意颱風警報是為了什麼呢?不登陸臺灣的颱風,就能風平浪靜嗎?如果沒有颱風預報資料來事先警示社會,又可能會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呢?

 

那一個沒登陸的6月颱風

1918年6月27日,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的颱風B080,以每小時15公里的速度往西北前進,約莫在29日至30日間,經過恆春半島西方海面往西北方前進,穿過臺灣海峽,30晚間由廈門進入中國。臺北測候所曾在29日、30日陸續發布暴風警報,並表示雖然暫時無法收取到馬尼拉等測候所傳來的氣象電報,不過推估臺灣海峽及南部沿海地區可能影響較大,請該處民眾多加留意。之後,臺北測候所在7月1日上午8點20分解除警戒。

B080颱風的逐時路徑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B080颱風的逐時路徑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題名:發布暴風警報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6月30日,日刊7版)

發布暴風警報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6月30日,日刊7版)

 

〈暴風警報出づ 低氣壓の中心位置不明〉報導內容摘要:

低氣壓中心位置不明。臺北測候所於29日上午9時50分發布警報,二區三區(南部一帶)沿海警戒。低氣壓中心在呂宋島北部(北緯18度東經121度邊緣)往北西進行,南部海上風浪高。因為電報延遲的關係,今早尚未接獲馬尼拉氣象電報,所以無法具體確認低氣壓的中心位置;不過根據今早恆春報導,氣壓下降至746.3毫米、風向北北東的強風風速11公尺。此外,接下來就算低氣壓中心接近本島,應該也不會對北部造成太嚴重的影響。

 

題名:二次發布暴風警報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1日,日刊5版)

二次發布暴風警報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1日,日刊5版)

〈暴風警報追報〉報導內容摘要:

低氣壓中心接近本島。臺北測候所於6月30日再次發布暴風警報:昨日上午,低氣壓中心在呂宋北部,並向西北方前進,今日上午穿過臺灣海峽南部(北緯22度,東經118度),持續向西北方前進,看起來應該不會太接近臺灣本島。雖然昨晚以來,無法收到東海岸及恆春電信,還不清楚詳細情況。但本島南部地區免不了會有風雨,臺灣海峽風浪強烈,而北部應不受影響。

 

然而即使這個颱風沒有登陸,但因為結構完整結實、颱風中心靠近臺灣,所以仍為東部帶來了頗豐沛的降雨量,並在南部地區颳起了強勁的風勢,造成了不小的災害。

根據中央氣象署對颱風強度的劃分,是以近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準,分為3種強度:風速每秒超過17.2公尺至32.6公尺內為輕度颱風,每秒超過32.7至50.9公尺內為中度颱風,每秒超過51公尺以上為強烈颱風。1918年6月29日至30日間,B080與臺灣擦肩而過之際,臺南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為每秒20.5公尺、打狗燈塔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更達每秒46.8公尺,可顯示出颱風外圍環流帶來的威力,強風使得旗後(今高雄市旗後一帶)、桃仔園(今高雄市左營至壽山一帶)、苓雅寮(今高雄市苓雅區)部分建物倒塌或屋頂被吹走,往南的電線及通訊中斷、鐵路停駛、電線桿倒塌等,甚至連水泥公司和火力發電所的煙囪也被連根拔起。另外,除了高雄和屏東,嘉義、臺南一帶也陸續有民眾死傷、失蹤或房屋傾倒的災情傳出,而鄰近颱風前進路徑旁的澎湖群島更深受其害。

 

29日發布暴風警報後,打狗港(今日高雄港一帶)晚間起受到龐然風勢襲擾,30日上午時分,大量的路樹、竹圍籬等傾倒,填海造陸區的船員宿舍、臺灣製糖鑄物工場職工宿舍的屋頂皆被颳走,船員紛紛避走臺灣製糖事務所、梅屋敷等地。另外,多處的交通和電話也中斷不通,尤其阿緱(今日屏東縣一帶)以南,地方災狀尚無法確認。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1日,日刊5版)

29日發布暴風警報後,打狗港(今日高雄港一帶)晚間起受到龐然風勢襲擾,30日上午時分,大量的路樹、竹圍籬等傾倒,填海造陸區的船員宿舍、臺灣製糖鑄物工場職工宿舍的屋頂皆被颳走,船員紛紛避走臺灣製糖事務所、梅屋敷等地。另外,多處的交通和電話也中斷不通,尤其阿緱(今日屏東縣一帶)以南,地方災狀尚無法確認。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1日,日刊5版) 

 

當B080經過,澎湖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每秒達27.7公尺,這個數據以百年觀測史區間來看,是至今為止澎湖地區每年6月日平均最大風速中排序第2名。因此,當時的《臺灣日日新報》稱B080颱風是澎湖「十數年稀有之事」,強風造成住宅大量倒塌損毀,媽宮港內停泊十幾艘船隻皆翻覆,房屋傾倒導致多人死傷、失蹤,燈塔無法運作、生活斷電。且在30日颱風過境後,仍有捕魚船隻「掃到颱風尾」,偏離航道、船體受損,船員們在海上漂流,等待他船馳援。

 B080行經澎湖群島,暴風雨造成了吉貝島燈塔用的「帆船臺燈丸」(重達56噸)碎裂, 港內船隻翻覆、家屋傾倒、死傷者眾,停電又電信不通,是十幾年來少見的嚴重災情。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3日,日刊7版)

B080行經澎湖群島,暴風雨造成了吉貝島燈塔用的「帆船臺燈丸」(重達56噸)碎裂,港內船隻翻覆、家屋傾倒、死傷者眾,停電又電信不通,是十幾年來少見的嚴重災情。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3日,日刊7版) 

 

題名:在出海捕魚時遇上暴風,最後被救援的漂流船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5日,日刊7版)

在出海捕魚時遇上暴風,最後被救援的漂流船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5日,日刊7版)

〈漂流船の救助 出漁中暴風に逢ふ〉報導內容摘要:

澎湖島雞母塢鄉(今馬公市五德里)、桶盤鄉(今馬公市桶盤里)的鄉民顏來及其他11人搭乘2艘漁船,上個月30日凌晨1點從媽宮(今馬公港一帶)出海捕魚,不幸遇上暴風,船隻被吹到西北方,船體破損。漂到鄰近福州的海面時,被另一艘媽宮漁船「金再興號」搭救,7月3日下午4點才回到臺中廳沙轆支廳的梧棲港(今梧棲一帶)。據傳,船上載有乾芋。雖然有糧食,但缺乏飲水缺乏,而且在援救時,船員顏舜被浪沖走、下落不明。船隻獲救後,幸好有梧棲區長負擔飲食費用,臺中廳參事楊瑤卿也贊助旅費20圓,4日返回澎湖。

 

漁家們若收到颱風警報,皆會將船隻紛紛停靠、聚攏在港邊。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5日,日刊7版)

漁家們若收到颱風警報,皆會將船隻紛紛停靠、聚攏在港邊。

(《臺灣日日新報》,1918年7月5日,日刊7版) 

 

而根據臺灣總督府統計,此次B080颱風造成了全臺共7人死亡、6人受傷、將近50人失蹤、家屋全倒1,374間、半倒1,146間、嚴重毀損2,248間,臺北測候所便以1898年至1918年期間,曾於6月生成颱風導致的災損數據相比,認為B080是少見的6月強颱。

 

那一個默默登陸的7月颱風

B080颱風未登陸,但臺北測候所也對此不敢掉以輕心,前後發布了二次以上的颱風警報,最後卻還是造成了死傷災況,可想見若是颱風登陸肆虐,或是未能及時發布颱風警報,災情必定更加嚴重。在1942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臺灣全島處於警戒狀態。7月10日至12日間,在沒有任何颱風警報預警下,B166颱風便悄悄地「空襲」臺灣,重創了蘭陽平原。

根據侵臺資料庫資料顯示,B166颱風登陸後,7月11日在臺北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為每秒26.2公尺,宜蘭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為每秒37.3公尺、新竹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為每秒22公尺、花蓮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為每秒29.2公尺,足見B166已達中度颱風等級。而翻開日治時代幾位地方仕紳文人的日記,包含:定居臺南的吳新榮、出身臺中霧峰的林獻堂,以及紀錄7月12日和文人張文環到新北投投宿的呂赫若,從他們在7月11日至7月14日的日記天氣紀錄為「雨」、「陰」、「暴風雨」,可見得B166影響了臺北、臺中到臺南一帶的氣候,範圍甚廣,經臺灣總督府統計,最後造成全臺至少283人受傷、107 人死亡,20111 棟房屋半倒、17259 棟房屋全倒。 

1942年7月10日至12日B166颱風逐時路徑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1942年7月10日至12日B166颱風逐時路徑圖。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而在《臺灣八十年來之颱風》一書中亦載明,B166颱風從蘇澳一帶登陸,颱風中心經過羅東和蘇澳。狂風暴雨之下,造成了羅東女子公學校(今羅東鎮成功國小)大禮堂、羅東公會堂(原址位於今日羅東中山公園內)倒榻,超過百人傷亡、萬戶房屋傾毀。

1923年落成的羅東公會堂,此張照片為1933年拍攝。 (資料來源:宜蘭縣史館)

1923年落成的羅東公會堂,此張照片為1933年拍攝。

(資料來源:宜蘭縣史館) 

 

當時,日本三菱商事及臺灣拓殖等株式會社剛合資成立「臺灣化成工業株式會社」,之後旋即在蘇澳白米甕(今日蘇澳鎮白米社區)興建「士敏水泥廠」,剛購入生產設備並於1942年開窯。豈知,不到半年就遭受B166襲擊,廠房摧毀殆盡。無獨有偶,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羅東工場(即今日位於羅東的中興文化創意園區)的廠房也無法倖免於難,原先在1929年左右築好的頭圍川排水工程(在今日頭城鎮一帶)、湯城河堤岸(在今日礁溪鄉一帶)、破布烏堤岸(在今日三星鄉一帶)盡數崩壞,蘭陽溪堤防裂損,於是導致海水倒灌、水淹低地,三星地區一帶耕地流失將近1,700甲。當時居住在今日大同鄉近溪邊低平臺地的馬諾源社人,也因土石流不得不往高處遷徙,和碼崙社人合併為單一聚落,也就是今日大同鄉樂水村一帶的碼崙部落。這次颱風亦造成了蘇澳的新城溪河道大改北移,使得下游的「馬賽港」無水挹注,漸漸淤積下,最後形成了特殊的「無尾港」,意外培育出今日我們看到的濕地生態系。

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羅東工場一角,此張照片為1937年拍攝。 (資料來源:宜蘭縣史館)

臺灣興業株式會社羅東工場一角,此張照片為1937年拍攝。

(資料來源:宜蘭縣史館) 

 

 B166颱風肆虐過後的宜蘭火車站,候車月台的屋頂遭颳走、損毀大半。 (資料來源:王子碩)

 B166颱風肆虐過後的宜蘭火車站,候車月台的屋頂遭颳走、損毀大半。

(資料來源:王子碩) 

當時為了復原蘭陽地區災損,根據《臺灣日日新報》部分篇幅和宜蘭縣史文獻記載,在7月下旬至10月間,民間有志之士持續發起募集救濟義捐金行動,以援助災民、罹難者家庭生計,7月24日臺北州也自西部派了600人的插秧隊前往宜蘭協助災後重建,並於8月12日在宜蘭公會堂舉行颱風災害罹難者慰靈祭。

但為什麼當時針對B166颱風會沒有任何的颱風警報呢?相比1918年未登陸的B080颱風,翻查7月的《臺灣日日新報》,在B166颱風生成、來臨前夕到登陸肆虐當日,報刊上皆無相關警示報導,連同災後損害統計與分析亦是罕見,僅於7月14日起陸續幾天有零散刊登出颱風致災概況、募款活動、長官巡查災區等消息,篇幅不多。若進一步查詢6月至9月間的《臺灣日日新報》,版面上幾乎是以戰爭局勢、防災演練等為主題的報導,颱風相關消息篇幅短小,難以被察覺,甚至到了9月12日前後,另一侵擾北部地區並造成損傷的颱風,也找不到相關警報。

據學者推測,主因是當時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情緊張危急,當局者為避免敵人掌握過多軍情動態趁勢侵擾,下令全臺各地氣象觀測數據全數提供軍事所用,從天氣圖紙上有印刷之「秘」字,或蓋有「軍資秘」印章略知一二,對外一律封鎖消息,氣象數據成為機密,各測侯所不能發布颱風警報。而觀察B166颱風行進路線,雖是直接切入地勢無高山屏障的蘭陽平原,且適逢大潮,但造成嚴重災難的原因,應該是人民無從獲取消息,無法適時採取防颱措施,就是間接造成了當年7月這場號稱「蘭陽地區40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暴風」的主要原因。

1942年7月11日上午6時之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天氣圖,左方蓋有「軍資秘」印章。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1942年7月11日上午6時之臺灣總督府氣象臺天氣圖,左方蓋有「軍資秘」印章。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颱風警報的設置根本

雖然現代大眾多半將颱風是否登陸與能否停班停課畫上等號,然而就本文提出的兩個颱風案例和當代社會過往經歷看來,無論颱風是否登陸,伴隨而來的強風和豪雨隨時都可能導致人民生命財產上的折損。因此,早在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便通令:在暴風好發季節,臺北測候所需匯集各地回傳之氣象電報,若有低氣壓形成,須先發布沿海警報,接著分區發布海面與陸地警報,這時,各地方廳、市役所、稅關(海關)、郵局、電信局等特定場所與各地方首長,包含街長、庄長等,在接獲暴風警報後,需展開聯合預防作業,偕同地方警力、消防員、保甲壯丁團,召開會議、對民眾發布警戒令,並分區輪值看守和巡視管轄區域。若是觀察到或發生了危急情況,須出動相關單位,一同趕赴現場搶修與救援。颱風過後,也須匯集各地災情向上層層遞報,並串聯青壯年民眾,募集物資、經費賑災,或到重災區協助重建家園工作,而天皇夫婦或臺灣總督府也會視情況發放死傷救濟金。

對照現代,每逢颱風季節,中央氣象署預測颱風達7級風暴風範圍,24小時過後可能侵襲臺灣100公里以內海域時,應立刻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將可能受侵襲的海域列入警戒區域,接續須每隔3小時發布一次;接續,若預測18小時過後,颱風可能侵襲臺灣本島、澎湖、金門或馬祖陸上,則須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將可能受侵襲的行政區列入警戒範圍,且也是每隔3小時發布一次,必要時得加發之,並發布必要之風雨預測相關資料。

當各縣市首長收到風雨預測數據等資料後,各地縣市首長和各單位也會召開緊急應變小組,參考《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提供基準,判斷是否會實際影響到出入交通安全、水電供應困難等情形,再由各縣市首長通報中央和宣布是否停止上班上課,並針對颱風警報進行防災整備工作,而於颱風過境期間或過境後,也會視情況進行實地勘災、即時救助等措施和行動。

從日治時代到現代的颱風警戒流程,更可看得出科學化的氣象預報、颱風警報的根本,重點是在於提醒民眾和各行各業能留意最新預報資料,多加防範,預先做好防颱準備,同時也讓防災單位、各管理機構能處於待命警戒狀態,將颱風可能造成的傷害程度和範圍降到最低,這也才是我們面對熱帶低氣壓生成的消息時,最需要在意和關注的重要事項。

 

(本文整理:楊書柔、鄭之雅/審閱:吳俊傑、蔡昇璋/編輯:鄭之雅)

 

參考資料

1.談珮華、吳建昇、凃函君、呂慎華、陳凱雯、王子碩,2021年,《臺灣氣象史料跨域研究與推廣計畫(2/2)第2期期中報告》,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2.談珮華、吳建昇、凃函君、呂慎華、陳凱雯、王子碩,2022年,《臺灣氣象史料跨域研究應用(1/2)期末報告》,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3.戚啟勳,1978年,《臺灣八十年來之颱風》,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4.蔡昇璋,2009年,〈日治時期臺灣的颱風災害與防救災措施〉,《臺灣文獻》季刊第60卷4期,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5.曾令毅,2019年,〈臺灣近代氣象觀測的啟蒙與發展〉,《臺灣學通訊》雙月刊第114期,臺北:國立臺灣圖書館。

6.黃雯娟,1998年,《宜蘭縣水利發展史》,宜蘭:宜蘭縣政府。

7.陳財發等撰文,2020年,《潛藏的人文空間in蘭陽》,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8.臺灣總督府官房文書課,《臺灣總督府報》、《府報》、《臺灣總督府官報》,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9.漢珍知識網:報紙篇(臺日新+漢日新),《臺灣日日新報》。

10.宜蘭人文知識數位資料庫2.0

修改日期:2024/09/04

瀏覽人數: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