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你可能不知道 - 臺北測候所的10個小祕密

 

西元1895年臺灣進入日本時代,之後快速地展開現代化之路,氣象觀測也隨之制度化不斷發展。1896年3月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總督府測候所官制,同年7月12日公布測候所位置及名稱,選定設立臺北、臺中、臺南、恆春、澎湖島等5處測候所。其中臺北測候所於同年8月11日起先暫用總督府民政局內的房舍作為臨時地點進行相關作業,隔年1897年12月19日遷入新落成的正式建築。之後隨著時代變遷,原址輾轉變革為今日的臺北市中正區公園路的交通部中央氣象署。 

回顧臺灣氣象觀測史,臺北測候所可以說是其中最關鍵的核心場域。究竟臺北測候所為什麼重要?背後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小故事?本文就來分享10個臺北測候所的小祕密,一起來認識這個與臺灣百年記憶息息相關的場域吧!

 

1. 臺北測候所的好朋友? 

在日本時代初期臺北的影像中,有時可看到外觀圓圓又有個小塔的可愛房舍,這就是正式的臺北測候所初代建築。看起來像正圓的造型其實是18邊型,上方的塔樓則是風力塔。當時同梯的測候所建築中,臺南和澎湖也是類似設計,但只有臺北測候所有二樓。照片中道路不遠處可以看到城門 - 與臺北測候所相伴的臺北大南門。

 

日本時代初期臺北測候所影像,道路延伸可見臺北大南門。

圖:日本時代初期臺北測候所影像,道路延伸可見臺北大南門。

(筆者藏品)

 

1911年臺北地圖中橘色箭頭為臺北測候所、藍色箭頭為臺北大南門。

圖:1911年臺北地圖中橘色箭頭為臺北測候所、藍色箭頭為臺北大南門。

(出自:1911年《最新臺北市街鳥目全圖》。資料來源:中研院臺北百年歷史地圖系統)

 

臺北測候所選址在臺北城內,日本時代文獻《臺灣氣象報文 第一》中提到臺北城位於四面環山、周圍河流環繞臺北平原中心。另日治初期反抗勢力頻繁起事、情勢緊張,將測候所設於城內可能也有安全上的考量。而擇址於南門附近的原因,應是該地點為當時測候所的主管機關 - 民政局通信部(位於附近)所管轄。

 

1896年1月1日,臺灣人反抗勢力陳秋菊、胡阿錦率眾攻擊臺北城,因日本在臺北城守軍人數薄弱,總督府職員也持槍上城牆抵禦。

圖:1896年1月1日,臺灣人反抗勢力陳秋菊、胡阿錦率眾攻擊臺北城,因日本在臺北城守軍人數薄弱,總督府職員也持槍上城牆抵禦。

(出自:塚本私人寫真帖。資料來源:筆者藏品)

 

落腳在臺北大南門內的臺北測候所,即使之後不斷變革成為今天的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南門也在戰後換了新造型,兩者一直是長久相伴的好朋友!要有這樣的緣份其實不容易,像是測候所落成時附近還存在的臺北文武廟、北側曾出現的商品陳列所,後來都沒有留下。也因為這樣我們現在要搭捷運或公車前往位於臺北市公園路的中央氣象署,下車的站點通常都在南門附近。

 

2. 臺灣古早的天氣預報

臺灣在清國時期就開始在基隆、淡水、安平、打狗(今高雄)等地的燈塔、稅關進行氣象觀測,並將數據透過電報傳遞給香港等地的氣象臺,但有專業人才不足、觀測器材缺乏、電報資訊不充分等等的問題。日本時代隨著測候所官制發布、各地測候所陸續建立、通訊系統日漸完備,詳盡的氣象數據透過電信傳遞,對外與國際交流成為一種國力的展現。而臺北測候所在1897年9月16日起發布天氣預報及暴風警報,並將氣象預報資訊透過電信傳遞給各地方政府(日治初期的官廳、辦務署),之後也在臺灣總督府府報刊登天氣預報,作為施政治理的參考。1910年代起,則開始提供無線電氣象資訊供航行的船舶收聽。氣象資訊的普及也對農業、運輸等產業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隨著報紙、收音機等媒體普及,氣象資訊也開始深入一般民眾的生活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資訊來源就是臺北測候所。

 

臺北測候所刊載於1913年9月4日《臺灣日日新報》之暴風警報

圖:臺北測候所刊載於1913年9月4日《臺灣日日新報》之暴風警報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13年9月4日,日刊02版)

 

3. 日本時代的氣象小老師 

臺灣於日本時代展開了快速現代化,但除了建設上的更新,許多新知識也需要讓社會了解。而在氣象相關知識宣導方面,臺北測候所所長近藤久次郎就常常化身氣象小老師,出現在報紙上跟大家解說近期發生的事件。

 

近藤所長於1906年3月《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談地震相關知識。

圖:近藤所長於1906年3月《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談地震相關知識。

(出自:《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年3月27日,日刊03版)

 

近藤久次郎是推動臺灣氣象領域發展的關鍵人物,在他的努力下,臺灣的天氣預報開始普及,推動地震測量並引進現代化觀測儀器,在高山氣象觀測、天文觀測都累積不少成果。他致力臺灣氣象事業將近30年,1924年因病退休,各界感念他的貢獻還在臺北測候所建立雕像,可惜在雕像完成之前近藤先生就因病去世。而繼任的測候所所長,也依循前例常在報紙發表氣象知識教學。

 

1930年石塚總督至臺北測候所視察,於近藤久次郎雕像前拍照留念。

圖:1930年石塚總督至臺北測候所視察,於近藤久次郎雕像前拍照留念。

(出自:1930年4月號《臺灣氣象研究會誌》。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圖書館)

 

4. 觀測過哈雷彗星!

從地球肉眼可見、週期約75年的哈雷彗星,上次1986年來訪時造成全球瘋彗星的盛況。而再前一次則是發生在1910年,當時臺灣日日新報報導了各式各樣臺灣各地的「追星」景象,而在歐美流傳哈雷彗星會造成世界末日傳說也因臺灣日漸國際化而被影響,在大稻埕、艋舺一帶引起廣泛的恐慌。

 

ハリー彗星出現報告

圖:「ハリー彗星出現報告」

(出自:(1910-04-28),〈明治43年4月臺灣總督府報第2945期〉,《臺灣總督府(官)報》。資料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臺北測候所在彗星觀測中當然也沒有缺席,事實上天文觀測一直是臺北測候所的重點項目,舉凡彗星、日月蝕、甚至太陽黑子噴發等等,都能看到許多觀測的紀錄。

 

1930年8月《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北測候所夏夜土星觀測

圖:1930年8月《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北測候所夏夜土星觀測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0年8月6日,日刊05版)

 

5. 當年拿起電話打9號,接起來的會是…… (但通常忙線中!)

大家應該都習慣現代臺北電話要打8碼,但在日本時代,打1碼就可以接通!其中電話號碼9號的主人,就是臺北測候所。

1898年9月,臺北城市的電話交換所建設完成,電話號碼1號為當時的臺北縣廳,7號為臺北測候所。後來隨著電信線路調整等因素臺北測候所的電話號碼改為9號,但還是維持1碼。日本時代臺北市區的電話大多是3 、4或5碼,代表當時市區有安裝電話的戶數規模,電話號碼1碼表示臺北測候所真的是很早期成立並有安裝電話需求的機構。

據《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北測候所因為要隨時聯絡確認氣象狀況,比起其他官廳要繁忙許多,負責電話的人員由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幾乎一直都在忙線狀態。所以當時播電話給測候所,應該很容易遇到忙線吧!

 

6. 日本時代名稱及外觀造型變化是怎麼回事? 

臺北測候所在日本時代的名稱,曾經有幾次改變。除了最初的「臺北測候所」以外,1934年改稱「臺北觀測所」,1937年原建築拆除改建,1938年改制為「臺灣總督府氣象臺」,這棟新廳舍一直使用到1992年才拆除改建。

 

18邊型時期臺北測候所造型,右圖(1930)影像外觀有明顯變化。

圖:18邊型時期臺北測候所造型,右圖(1930)影像外觀有明顯變化。

 

總督府氣象臺外觀

圖:總督府氣象臺外觀

 

較少人知道的是,由臺北測候所系列影像可以發現大約1930前18邊型的建築曾經改建過 - 原本的斜屋頂被改成水平,中央的風力塔也因此露出更多長度。這改變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元兇是「白蟻」!

1926年末,鑑於臺北測候所內部遭白蟻嚴重侵蝕,於是編列預算進行大修,將原本的木構屋頂架拆除改為混凝土造,1927年完工。於是在之後的影像中,原本的斜屋頂就此消失。

 

1926年末新聞報導臺北測候所遭受白蟻侵襲修繕

圖:1926年末新聞報導臺北測候所遭受白蟻侵襲修繕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6年12月10日,日刊02版)

 

7. 老照片中常掛起的神秘球體是什麼!? 

有時可看到日本時代,臺北測候所或其他機構掛起不明球體的照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前面有提到1897年9月16日開始發布全島天氣預報與暴風警報,10月28日臺灣總督府第62號告示,訂定了信號標的懸掛規定,當相關機構收到臺北測候所發出的警報後,就會升起警報信號標,收到解除警報後降下。

於是若有暴風來襲,會在支廳、海關、郵局、派出所等「信號所」設置紅白相間的桿子,掛紅球代表暴風將來,掛紅圓錐體表示更緊迫的暴風警報,如果是夜間,則會以一個紅燈代替紅球信號,兩個紅燈代表紅圓錐。1939年11月22日臺灣總督府氣象臺改正天氣預報、氣象特報及暴風警報信號標幟,將信號標改為筒狀,而這套警示作法到戰後也將標示方式多次修改後持續使用好一段時間,一直到2003年才正式停止!

原來老照片中奇怪的球體是代表氣象狀態的信號標誌!你猜對了嗎?

 

1937年8月3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颱風來襲,臺北觀測所懸掛警報球

圖:1937年8月3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颱風來襲,臺北觀測所懸掛警報球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7年8月3日,日刊02版)

 

8. 收音機節目的固定班底 

1925 年,臺灣總督府在始政 30 周年紀念展覽會上首次公開播放廣播,內容包括南管、童謠以及傳教師吳威廉牧師夫人演奏的鋼琴,頗受好評,使總督府決定在 1926 年頒佈「臺灣廣播收聽規則」,准許臺灣人收聽東京、大阪等地的廣播,更在 1928 年於臺北設立「臺北放送局」廣播電台。當時想收聽廣播得先申請才能擁有收音機,還需要繳交收聽費,但很快的臺灣島內的收音機許可數量,就從 1926 年的一百多部,急速成長至 1929 年底的九千多部。

收音機這個新興媒體的出現,氣象資訊當然不能少!由當時的節目單我們可以發現,每天早上6:30、中午11:59、晚上9:20 都會有臺北測候所的例行天氣預報!這就如現代新聞會附帶的氣象播報一般,也代表氣象資訊的應用已經深入民間社會了。

 

1933年1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刊載的收音機專欄 報導JFAK(臺北放送局)當天的節目

圖:1933年1月19日《臺灣日日新報》刊載的收音機專欄 報導JFAK(臺北放送局)當天的節目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33年1月19日,日刊06版)

 

9. 曾經是陳澄波的日常風景!

陳澄波為臺灣藝術史上史詩級的畫家,是首位以油畫作品獲選帝國美術展覽會的臺灣人,為當時家喻戶曉的臺灣之光。二戰後於1947年228事件中代表嘉義市民前往與國軍和平談判,不幸遭槍決隕落。我們在陳澄波現存的畫作,赫然發現他就讀國語學校(校址位於現今臺北市立大學)第四學級的作品中有個熟悉的身影!

 

陳澄波就讀國語學校第四學級所畫的臺北測候所。

圖:陳澄波就讀國語學校第四學級所畫的臺北測候所。

(出自: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是的,畫中的建築就是臺北測候所,而陳澄波就讀的國語學校就在測候所隔壁!所以臺北測候所也曾經是陳澄波求學時的日常風景呢!由畫作來看作畫當時(1914年)測候所原本的紅磚外牆可能已塗附白灰。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陳澄波就讀國語學校時的美術老師,就是臺灣西洋美術啟蒙者石川欽一郎。石川欽一郎為日本時代重要的畫家及啟蒙者,初代臺灣知名的西洋畫家幾乎都曾接受他的指導,而臺北測候所旁的國語學校又是其中的重點場域之一。原來臺北測候所也曾經是臺灣美術史的背景元素!

 

臺灣西洋美術啟蒙者石川欽一郎(圖中穿和服站立者),與朋友在國語學校合影,背景拍到臺北測候所。

圖:臺灣西洋美術啟蒙者石川欽一郎(圖中穿和服站立者),與朋友在國語學校合影,背景拍到臺北測候所。

(出自:圖經上色,黑白原圖出自《石川欽一郎古寫真相冊》,李梅樹基金會)

 

10. 曾經…有報時及推廣守時活動!

 

日本於明治維新後展開一系列現代化政策,時間觀念的普及也是其中的重點。日本統治臺灣之後也依循此政策,而臺灣標準時間的測定和發布,就是由「臺北測候所」負責!而測候所不管是天體觀測、地震觀測等等業務,都與精確的時間息息相關。

在鐘錶還不普及的年代,要怎麼讓公眾知道時間呢?當時臺北、臺中、臺南等都市正午會施放「午砲」進行報時。1909年1月起,每天中午前11:57分在臺北測候所屋頂上會懸掛紅白兩色的報時球, 正午12:00撤下作為報時用途。隨著時代演進,公共報時的方式也逐漸進化。 1916年臺北測候所及通信局在臺北車站、橢圓公園(即今捷運西門站一帶)、臺北新公園進行電子時鐘(計時塔)的試驗。到後來許多的公共空間,都可以看到時鐘了!

為了培養臺灣人重視時間、守時的精神與觀念,臺灣總督府自1921年起依日本國內訂定6月10日為「時の紀念日」(時的紀念日)。要推廣「時的紀念日」,主責標準時間的臺北測候所理所當然成為活動中重要角色,與遞信部協力在臺北郵便局(今臺北郵局)、橢圓公園、北門旁鐵道部、大稻埕市場等地設置計時裝置,新公園入口、臺北車站、橢圓公園電話亭上設置時鐘,並與測候所校時。活動當天鐘錶商臺北時計商工組合成員們穿著水藍色運動服,推著大型懷錶模型上街高歌宣傳,令人印象深刻。

原來臺北測候所,也和臺灣報時、推廣標準時間與守時觀念的歷史記憶有關呢!

 

1921年6月10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北測候所推廣「時之宣傳」

圖:1921年6月10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臺北測候所推廣「時之宣傳」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1年6月10日,日刊07版)

 

1921年6月11日《臺灣日日新報》臺北「時之宣傳」相關報導

圖:1921年6月11日《臺灣日日新報》臺北「時之宣傳」相關報導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21年6月11日,日刊07版)

 

參考資料:

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網 報紙篇 (台日新+漢日新)

中央研究院,臺灣百年歷史地圖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文獻檔案查詢系統

國立臺灣圖書館 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

《雲淡風輕123--原台南測候所兩甲子故事集》,2022,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中研院臺史所台灣古籍資料庫網站

日本國會圖書館

 

修改日期:2024/12/06

瀏覽人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