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舊談天-與你談談舊時天氣

古書中記載的臺灣天氣

臺灣位於歐亞大陸和太平洋交界,是季風最活躍的地區,因地理環境跨熱帶與副熱帶,常受到北邊中緯度天氣系統(如冷氣團)、南邊熱帶天氣系統(如颱風)、季節交替時的梅雨鋒面影響,加上高聳的中央山脈幾乎貫穿臺灣南北,以致臺灣各地天氣多樣且複雜。

如此的氣候特性在古書中即有不少記載,如朱仕玠的小琉球漫誌及對各月份的天氣特徵做了簡單的描述

「臺地自九月至三、四月,雨甚稀少;至五、六、七、八月,始有大雨。有時自五月綿延至七、八月,罕有晴日。」

拱乾的臺灣府志忠對於颱風的特徵和好發季節也有概略的記載:

「風大而烈者為風貝,又甚者為颱。風貝常驟發,颱則有漸。風貝或瞬發倏止,颱則常連日夜,或數日而止。大約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風貝,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九月,則北風初烈,或至連月,稱為「九降風」;間或有颱,則驟至如春風貝。船在洋中,遇風貝猶可為;遇颱,不可當矣。」

對於颱風的實況紀錄也不少,例如: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對1697年(清康熙36年)7月中旬的颱風紀錄如下:

「十八日,風愈橫,而十二人悉不起,爨煙遽絕。自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大風拔木,三晝夜不輟,草屋二十餘間,圮者過半。夜臥聞草樹聲與海濤聲,澎湃震耳,屋漏如傾,終夜數起,不能交睫。

二十二日,風雨益橫,屋前草亭飛去,如空中舞蝶。余屋三楹,風至兩柱並折,慮屋圮無容身地,冒雨攜斧斨自伐六樹支棟,力憊甚。而萬山崩流並下,汎濫四溢,顧病者皆仰臥莫起,急呼三板來渡。余猶往來岸上,尚欲為室中所有計,不虞水勢驟湧,急趨屋後深草中避之;水隨踵至,自沒脛沒膝,至於及胸。凡在大風雨中涉水行三四里;風至時時欲仆,以杖掖之,得山巖番室暫棲。暮,無從得食,以身衣向番兒易隻雞充餒。中夜風力猶勁。

二十三日,平明,風雨俱息;比午,有霽色,呼番兒棹莽葛至山下渡余登海舶,過草廬舊址,惟平地而已。余既倖生存,亦不復更念室中物。敝衣猶足蔽體,解付舟人,就日曝乾,復衣之;遂居舟中。」

雖多從古書中可略見早期對於臺灣氣候、天氣的記載,但在氣象科學不普及的時代,不論是對氣候或天氣都屬於定性的描繪,尚未有定量的描述。

 

臺灣的科學化氣象作業

臺灣科學化、制度化的氣象作業開始於19世紀末,日人統治臺灣後隔年(1896年,明治29年)開始規劃設置測候所,並有規模的進行氣象觀測,這些超過2甲子、日夜不間斷的氣象觀測數據已累積成數量可觀的資料庫,記錄著氣象觀測的日常與極端。

臺灣官方第一筆氣象觀測紀錄:1896年8月11日臺北測候所觀測月報表

這些資料留存至今不僅是臺灣氣象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礎,亦是見證臺灣氣候變遷最基本的資料,在現代更被廣泛應用於資源管理、工程設計、防災規劃、健康衛教等多領域。而這些氣象記錄在當時是反映出何種天氣狀況,對當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有甚麼影響呢? 

 

重大天氣的災害與調適

觀測資料中的極端紀錄通常起因於特殊、極端的氣象事件,也往往伴隨重大的災害,對一地的歷史、社會與人民生活造成長時間的影響,甚至改變當地的「都市紋理(urban fabric)」,官方為因應地方的災害修復,進而研擬對受災地區的修復計畫。例如:1911年(明治44年)8月底至9月初兩個颱風接連侵襲臺灣,災害過後,發現當時臺灣的土角厝無法承受此等暴風雨的摧殘、未整治的河川常在汛期造成嚴重的水患。故而臺灣總督府、臺灣土地建物株式會社與臺灣銀行協力合作,加速推動推動老舊房屋的改建與都市更新,為臺北城市空間的現代化奠下基礎。此外,臺灣總督府分別在1912年(明治46年)、1913年(明治46年)成立河川調查委員會及頒布《河川取締規則》,進行水位與流量的調查,作為規劃河川護岸堤防的基準,及限制各地河川的開發。

1913年(大正2年)6月4日公布《河川取締規則》。

(擷取自:《臺灣總督府(官)報》,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典藏號:0071020235a019。)

以上實例反映了自然災害會影響「區域治理(regional governance)」,然而官方政策的被動因應固然重要,民間社會的主動實踐亦不容忽視,面對自然系統的偶然性,更為重要的是結合官方與民間的力量,展現公私部門的「培力(empowerment)」。例如:發生於1903年(明治36年)8月的颱風,致使基隆碼頭損害。由於該碼頭同時為軍事、商業要港,港口機能與地位非常重要,因此公私一起協力進行修復工程。而1919年(大正8年)8月底颱風過後,為了救助臺東罹災的民眾,民間團體於臺南舉辦義捐演藝會。體現各個時代人們對於自然災害的調適歷程與社會變遷,是為人民與大自然關係的遞變,亦為行為與社群價值觀的調適。災害發生後經驗的「集體實踐(collective competence)」與環境的「災害識覺(hazard perception)」,乃至於災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包含災後重建、環境公衛維護、公私協力災情視察、 轉作、賑災與都市防災規畫等集體調適作為。

臺南義捐演藝會

(出自:《臺灣日日新報》,1919年8月31日,日刊4版 。)

因此,肇致重大災害的極端天氣不只是科學的氣象數據與學術理論,對臺灣社會、經濟及文化的發展與影響理應不能被忽略。隨著近年來民眾對本土歷史與在地文化的關注提升,天氣對臺灣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影響當然不能被忽略,而造成重大災害的極端天氣事件不再只是科學的氣象數據、學理或議題,我們期望透過「舊談天」文章專欄,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來詮釋相關史料與氣象知識,以展現在地天氣與生活的實質連結,提供民眾了解臺灣的歷史重大氣象災害事件對歷史、社會、經濟、文化等各領域的發展和影響,藉以獲得氣象及防災科普知識。

 

參考資料

曹永和,1979年,《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聯經。

洪致文,2010年,〈風在城市街道紋理中的歷史刻痕 二戰時期臺北簡易飛行場的選址與空間演變〉,《地理學報》,59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頁81-104。

談珮華, 吳建昇, 凃函君, 呂慎華, 陳凱雯, 王子碩, 錢映真, 孟憲康, 2021, 臺灣氣象史料跨域研究與推廣計畫(2/2)第1期期中報告,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委託辦理計畫, 臺北市。

上架日期:2023/01/19修改日期:2023/02/01下架日期:2041/01/19

瀏覽人數: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