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世紀大颱風:風雨後的城市新氣象
1911年8月25日與9月2日先後席捲全臺的B051、B052號強颱,造成眾多人員傷亡與全島建物的慘重損失,對接收臺灣已15年的臺灣總督府堪稱是一大打擊,卻也成為全盤改造的契機。除了提升衛生防治觀念與補強排水工程以外,建物與都市規劃的願景也因而產生變化。在臺灣銀行的低利貸款與當地仕紳的協助之下,臺北啟動「市區改正」計畫,將其打造成島內近代化都市的樣版;城內寬敞的道路設計與能夠適應潮溼多雨天氣的「亭仔跤」,在之後變成全臺主流,塑造現今各地常見的街屋風貌。世紀雙颱後建立的防災意識與順應風土的建物改造,對臺灣現今的都市發展影響深遠。
雙颱接連重創全島 臺灣街區重新規劃的新契機 臺灣多山、夏季潮溼多雨,當強烈風雨來襲時,經常會引發土石流與強降雨,島內不良的衛生習慣與落後的公共設施,讓風災後的清理與疾病防治變得更加棘手。1911年的B051與B052號強颱在各測候所留下多項極端觀測紀錄,史無前例的災害規模,對於剛治理臺灣的臺灣總督府與居民無疑是一大挑戰。災後的敗壞讓臺灣存在已久的環境衛生問題再次浮上檯面,同時帶動臺灣總督府加速臺灣都市近代化的歷程。 1911年8月25日,B051號颱風由恆春西方掠過後往北掃過臺灣西南部,恆春測候所於26日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為34.4 m/s,為該測站歷史第三高;而臺南測候所則於8月27日測得日最大平均風速38.2m/s,目前仍為該測站最高歷史記錄。8月30日~9月2日,B052號強颱緊接來襲,由臺灣東北部掃過,造成驚人災害。據臺灣總督府統計,B051與B052號颱風共造成全臺741人死亡、744人輕重傷、建物全倒或半倒計7萬4,397戶、受水害房屋計12萬5,230戶;傳統民居土埆厝面對風雨幾乎毫無招架之力,斷壁殘垣也浸在一片泥濘中。當時,西方近代衛生觀念尚未引入,各地接連傳出霍亂或瘧疾等傳染病爆發的疫情,民生市政一度陷入混亂,《臺灣日日新報》更以「慘上加慘」形容暴風、洪水之後的災情。
除了民生的棘手問題,全臺工業與公共建設也受到巨大影響。《臺灣日日新報》在各地災情報導中提到高雄製糖會社宿舍、第八停車場與機關庫的毀壞細節;中南部一帶的報導也指出,新營到斗六的縱貫鐵道受創,沿線房屋倒塌、田園沖毀;斗六濁水溪流域潰堤,造成北岸橋臺流失、鐵道枕木懸空;而臺北城更被濁浪吞沒,整版報紙報導臺北各區域斷水斷電、飢餓交迫之情形,連報社印刷機都因淹水無法運轉而停刊一日,隔日雖復刊也以減少頁數方式出刊。 全臺災後復原的需求迫在眉睫,臺灣總督府趁此契機,積極推動臺灣的市街改造與建設。
多管齊下 災後重建與街區復原的新工程
首先,臺灣總督府在各大市鎮增設下水道與自來水管線,減少因飲用汙水而造成疾病傳染,以及解決市郊的積水問題;因豪雨引發土石流的花蓮、嘉義與彰化等山區,災後也首次建置排水系統,既能避免未來重蹈覆轍,也能減少病媒蚊蟲的孳生。此外,政府也在報紙上刊登「大掃除須知」、與相關罰款細節,從處理泡水家具到清掃門戶應使用的工具皆有所指引,試圖透過排水系統改善與民眾教育並行的方式,建立臺人的衛生習慣與環境清潔知識。
在災損建築重建的部分,當時臺人所居住的土埆厝因浸水導致建築結構侵蝕崩塌,完全無法抵擋雙颱的巨大風雨,顯然不適合多雨的天氣。政府決定引入歐式建物設計與水泥、磚瓦等建材,改變臺灣的街屋結構,提高房屋對天然災害與溼氣的耐受性;街道重新規劃並進行拓寬,道路空間也預留排水功能、並能讓人車暢行。 這一連串多管齊下的施政方針,顯示臺灣總督府對臺灣氣候的掌握與充足的災後復原重建知識,從衛生習慣與改善建物著手,展開符合臺灣風土氣候與符合城市規模的改造計畫。
臺銀貸款助修繕 官民合力促臺北街屋改造
作為政治重心與總督住所的臺北,早在1899年便和臺灣總督府接軌,開啟名為「市區改正」的5年工程計畫,以更細緻更現代的改造,企圖打造第一個臺灣近代化都市的標竿,因此,受到雙颱重創的臺北城重建計畫就成為焦點。由日本官員與臺北當地仕紳組成「改築實行委員會」,以幫助臺北修繕損壞與倒塌的建物為目的,向臺灣銀行協議申請5年期之低利貸款(一年5.5%利息),以總督府的救災基金50萬圓與臺灣銀行可利用現金25萬圓作為擔保,申請貸款共75萬圓,讓修繕、改建、市區改正得以順利執行。整體工程由「臺灣建物株式會社」承辦,協助總督府進行臺北城內府前街、府後街與文武街三條商店街的改造事業,就是現在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館前路與公園路一帶街區的原型。
臺北城的市區改正計畫開啟了全臺市區改正計畫的先聲,各地民眾也開始自發性號召募捐與推動改建活動,由地方直接上書到總督府的建設相關投書便多達140件,渴望市鎮翻新的決心相當強烈,展現出地方對於防災與新式政策導入的積極性,日後臺灣街景與都市樣貌的基礎於此開始奠基。
亭仔跤10年醞釀 城市面貌推動轉機 經過市區改正的臺北街區,四處可見磚房與歐式洋樓林立。順應潮濕多驟雨的氣候特徵,出現了新的建築設計對策,例如:所有街宅皆用水泥鋪面打底,以阻隔泥土地面;因驟雨頻繁,不宜增設庭院,索性將每棟樓的門戶向後退縮,並增設柱子支撐建築本體,形成「屋簷即建物」的設計,這種建築巧思在當時被稱為「亭仔跤」,也就是現今的「騎樓」。除了做為行人通廊外,亦與內縮的建築門戶,互相作為商業展示、工作區之用,此又稱「店屋」,與亭仔跤是常見建築形式的組合。 在雙颱釀災後,使得臺灣總督府在1900年規定馬路兩旁須設騎樓的政令,開始有機會加速推動,居民經歷災難,體會到作為臨時躲雨處又可防止水患時直接漫入門戶的亭仔跤,能保護自身的生命財產。而建築本體內推的空間,通廊有助於通風排除溼氣,且有降溫效果,18世紀英國人來到南亞時,便是為達到遮陽,避免太陽直射,才在住宅前加入外廊,並隨著勢力擴張,才慢慢傳入東南亞,該順應亞熱帶氣候、風土的亭仔跤,實用性可見一斑,演變至今,已成為臺灣常見的街景。
防災意識高漲 災害應變系統逐漸整備 因颱風所帶來的災損,加上臺北市區改正後的成果,各地防災意識與因應對策也逐漸整備。在1920年代起,各地方在市區改正計畫中,開始興建各自的郵便局、消防組、病院等設施,行政區域規劃比以前更加縝密,在災害應變和防災動員上更加有效率。居民對於政府興建工程的態度也有所轉變,起初常因涉及私人領域而遭民眾拒絕,在目睹嚴重天然災害後,民眾也出現自發性的重建與募款。1930年代之後,都市計畫受到戰爭影響而未能完全實現,但所擘畫的藍圖與規劃,至今依然是臺灣都市發展與制定防災策略極重要的基礎。
小結 1911年的雙颱風水災害雖在民生基礎設施、公共建設方面造成嚴重損害,但也間接成為新式建物、市區改正、公共衛生系統建立之無形推手,讓臺灣各市區樣貌有了嶄新的一面。 面對天災,對於執政者和人民而言,皆是一項值得思考的課題與挑戰。針對現況,做出最適當的調整,並從中獲取教訓,這是各個時代防災政策都應有的素養,災後展開重建的新氣象,也才得以在每次風雨過後仍屹立不搖。
撰稿:楊士葳、鄭盛懋/審閱:陳信安、詹翹/編輯:童鈺華
參考資料: 1. 曾憲嫻,〈日治時期市區改正到都市計畫〉,《臺灣學通訊》,第60期(2011年12月10日) 2. 黃郁軒.<臺北市區改正與店屋示範>,《臺灣學通訊》,第112期(2019年7月10日) 3. 陳彥傑等.2019年.《歷史極端氣象事件之文史資料跨域研究》.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委託研究計畫(期末)成果報告 4. 馬鉅強.2005年.《日治時期臺灣治水事業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5. 劉俐伶.2004年.《臺灣日治時期水道設施與建築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6. 賴裕鵬、聶高志,〈台灣街屋與中國廣東騎樓之比較研究〉,《都市與計畫》,2011, 38 (1):73 7.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網站
|
瀏覽人數:814